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可以影响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的发展,并能促进经济繁荣,因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成为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热点话题。
在南京农业大学园林学院郝日明教授看来,植物多样性保护是进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而各地在编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时,对于一些关键问题并未引起关注,从而影响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
保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
当前我国非常重视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2002年建设部颁布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通知中,将树种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分不同章节分别进行编写,并提出了明确要求;2005年在关于印发《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审办法》、《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建城[2005]43号的通知中,明确要求编制《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植物)规划》;2010年5月31日住建部又发布了《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明确了本地木本植物指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考核指标。
郝日明指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往往与人类的现实利益相冲突,相应的法律法规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力保障。“然而,目前我们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即便住建部提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编制,但由于缺乏规范性的编制提纲,各城市在制定地方规划时只能根据各自理解,其格式、偏重内容各不相同,致使这项重要工作面临很大困难,许多可操作性的方法正在探索中实施。”
当前人居环境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城市空气质量差;淡水资源缺乏,并因污染造成质量型缺水;全球气温变暖、海平面升高;生物多样性丧失;干旱导致土地荒漠化等。“植物是地球生物圈维持平衡的动力,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以及还原者———微生物组成。其中植物作为生产者占据着重要地位,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而生存。基于此,我认为,植物多样性保护是进行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郝日明表示,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包含这些生物的生态复合体,一般划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四个层面。
“实施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提高园林绿地的观赏性和稳定性都具有积极作用。”郝日明分析说,从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层面讲,通过花卉品种遗传资源的收集保护,一方面丰富了花色和品质,另一方面延长了观赏期,提高了园林绿地的可观赏性。从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层面讲,不同植物种类的生长物候期不同,也随之有春花、夏花、秋花等差别,丰富了园林绿地的观赏性。就生态系统多样性而言,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大丰富了不同绿地类型的植物景观多样性,涉及的范围有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运用不同群落类型的群落式配植手法,可显著增强不同类型绿地的观赏性。
制定规划需关注多个要点
基于多年调研,郝日明认为,在编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过程中,科学规划园林树种、合理配置植物比例、构建动物栖息地等关键内容应引起相关部门关注。
郝日明指出,就目前城市绿地系统中树种规划的相关要求,如果能进一步体现其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还需完善两方面内容。首先,细化城市园林植物种类规划。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树种规划的要求,城市园林植物主要分为基调树种、骨干树种、一般植物三类。为了达到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应对“一般植物”的规划进行细化、深化,这是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科学合理的保证。
其次,确定城市园林树种(植物)配置比例。科学确定乔、灌、草配置比例,不仅可增加城市绿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水平,也将决定整体城市植物景观外貌特征。“目前大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确定乔木、灌木、草本的种类比例时,乔木种类比例严重偏高,草本植物种类比例明显偏低,进而严重制约了城市绿地中植物多样性水平的提高。事实上,草本种类应高于灌木种类,而灌木种类应高于乔木种类。”郝日明说。
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不仅是为了观赏美景,更应该有助于构建相对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绿色植物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唯一生产者,要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提供足够生存的食物,特别是以植物为直接食物的一级消费者。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动物多样性保护可以通过规划栖息地的方法营造动物生存所需要的生境。郝日明表示,无锡市冬季和早春挂果的园林树木,诸如枸骨、棕榈、女贞、胡颓子等,就为留鸟的冬季生存提供了食物,以便其春夏秋季捕食园林绿地害虫,从而构建了安全的绿地系统。
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建设关键在于城市植物多样性的科学构建,将城市园林植物按照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分别为诸如鸟类、鱼类和昆虫等“消费者”提供食物,而这些“消费者”又服务于城市园林,增强城市园林的稳定性和观赏性,使城市园林绿地健康、和谐、多样。“这也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最终目标。”郝日明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实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唯一选择。目前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在我国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关科学研究也存在较多疑问有待完善。通过相关职能部门和学科的协同努力,可逐步解决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所面临的难题,最终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