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星期一农历甲辰年(龙)腊月二十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园林论坛 >> 专家视野
    我给佛山绿化打93分“理想城市”就是“山水城市”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20日  ‖  查看1801次  ‖  
        “佛山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应该回顾钱学森先生1985年提出的‘山水城市’概念,考虑把山水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目标。”近日,在佛山市科协组织的“佛山绿化再升级”座谈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大学教授孟兆祯接受了记者专访。
      今年是佛山三年城市升级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城市升级两年延伸计划的开端。作为国内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界唯一的两院院士,孟兆祯对佛山近年来城市建设成果,评价颇高。“我觉得可以给佛山打93分”,在他看来,佛山市容环境清新安静,绿化建设给人很深印象,这说明佛山市政府在绿化建设中掌握了正确方向。对于佛山今后的城市建设、特别是绿化景观建设,他表示,佛山应该在对传统园林文化的传承中,进行创新。
      人物简介
      孟兆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园林绿化顾问组组长,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风景园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让市民热了有荫凉地方走是城市绿化最朴素的道理
      记者:您对佛山城市绿化、整体风貌建设,有何评价?
      孟兆祯:我来佛山的时间和次数不多,但是我对佛山特别关心。为什么呢?因为佛山有很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有很深厚的园林文化。几次来佛山,我感觉佛山始终在成长,在往好的方向变化。和其他很多城市比,佛山市容环境很清新,比较安静,不是很嘈杂。另外,特别突出的就是在绿化建设方面,给人很好的印象。
      记者:佛山绿化哪些细节令您印象最深刻?您对佛山的绿化打多少分?
      孟兆祯:印象最深的是街道绿化。佛山的街道绿化以乔木为骨架。一般依据车行道的布置,道路可分为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以两块板的车行道为例,中间设立一个分车带,宽度不到一米或者一米多,佛山在分车带种植了很多乔木,而且是高大的乔木,例如木棉、盆架子;乔木下面还有花灌木;花灌木下面还有地被植物。整体来看,就形成了一个城市人工植物的群落。
      相比车行道,人行道的绿带更宽,绿量更大,绿视率更高。一般的城市人行道就是两行行道树,而佛山的人行道绿层比较厚,而且很有层次,有乔木、灌木、草花、地被,形成了从形态、色彩都有层次的环境。此外,佛山美化的重点放在作为道路节点的路口,都基本种植了大花乔木,这也是岭南特点,例如美丽异木棉,这些大花乔木可以把路口布置得比较精致。
      这种环境非常好看,这是个朴素的道理,天气热了谁都愿意往荫凉的地方走,谁都愿意往美丽的地方走。所以我认为佛山绿化用了很大的心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也说明佛山市政府在这一方面掌握的方向是正确的。
      给佛山打分,如果全国城市绿化最高水平是100分,我觉得可以给佛山打93分。
      记者:除此之外,您还注意到了哪些亮点?
      孟兆祯:除了街道绿化之外,一些公园也比较好。例如东平河边的河滨公园,这个公园是一个带状公园。公园先做了土山地形,扩大植物种植面积;土山把地形的高低、阴阳、干湿都分出来,有了这个基础,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植物就能健康生长和发育。
      用土山来分隔空间,从传统来说,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文人写意、自然山水文化。佛山的做法是从传统中得来的,但是同时也结合了现代社会市民休闲的需要。对老人,青少年,少年各有考虑,大桥底下是青少年活动区域,小型足球场等,绿化非常丰富,这样的设计就是为老百姓考虑,我觉得这种公园值得学习和推广。
    山水与城市连成一体就是最大的生态
      记者:佛山正在全力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理想城市”,吸引更多有价值的人才、企业。加强园林绿化、园林景观建设,是否能对佛山的城市价值提升带来帮助?
      孟兆祯:中国的城市过去产生了很多称号,“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等,但这些称号反映的是城市各个阶段的状况,还不能理解为“理想城市”。
      现在我觉得中国的城市有必要回顾一下钱学森先生有关“山水城市”的阐述。钱学森先生虽然是空气动力学家,但他对园林,绿化很关心也很内行。多年前,他就在人民日报提出“中国要建立山水城市”。我觉得佛山的“理想城市”应该改成“山水城市”。而佛山,本来就有山,再加上西江,这就是“山水城市”的基础。
      记者:结合您在其他城市的见闻,佛山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哪些与绿化美化建设有关的重要经验?有哪几座城市值得佛山参考?
      孟兆祯:重要的经验是,不要用西方的园林观念破坏中国的自然山水。西方深受历史上尼罗河流域文化的影响,土地平坦开阔,所以园林是大轴线、大广场式的。中国的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史前时期就有治水传说,所以强调自然,顺服自然,“人与天调,而后天下之美生”。
      记者:佛山既是岭南文化名城,也是中国制造大市,应该如何理解、实践“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中央城镇化会议精神?
      孟兆祯:我们国家是一个以山为主的国家,60%以上的领土是山,山间都是水,所以在上古的时候,喜马拉雅山的冰雪融化成水后无路可走,上游形成洪水,下游疏导,导江入海,解决了人们的痛苦,而且把疏浚的土在河的两岸堆土山,就是九州山。九州就是中国古代的版图,先民爬上山就可以免淹死。这个反映到哲学上,就成为“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仁者静,知者动,知者乐,仁者寿”,这是中国的哲学观。
      在城镇化会议上,中央提出来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而且提出来要让市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觉得这些指示精神是全国各地需要贯彻的。
      所以我刚才提到,可以按照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实践。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绿地率要达到50%,这个标准有些高了,中国“园林城市”的绿地率标准也只有30%。但在实践中,广东不只一个城市的绿地率超过30%,达到35%,有的甚至达到36%。50%是终极目标,不能一步跨到,不过至少在“十三五”期间可以争取达到40%。但这只是我的一个建议,佛山可以做这方面的考虑,还要根据实际情况。
      第二,要把中国山水和山水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管子说,“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而且人是属于自然的,他尊重自然,依托自然。但是人对自然也不是绝对的悖论,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可以发挥人杰地灵、“景物因人成胜概”的主观能动性。
      什么是中国特色?山水就是中国特色。从白云山下来有两条溪,一条叫文溪,一条叫沙溪,下来到广州一个东湖,一个西湖,东壕西壕,从珠江到海,山城江海都连成一体,这是最大的生态。而佛山有自己的特色,这些特色要靠佛山去挖掘和整理,进而去发展。
    要老老实实按历史的面貌把历史的园林“交”给市民
      记者:您刚才提到,佛山有深厚的传统园林文化,佛山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中如何发扬这种文化?
      孟兆祯:人的文化是通过积累产生的。什么叫传统?就是相传成统,世代相传。广东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几千年,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累非常丰富。佛山古代的文化也是源远流长,从园林来讲,广东有“岭南四大名园”,有东莞的可园,有番禺的余荫山坊,还有就是佛山的清晖园和十二石斋,其中最令人惊奇的是十二石斋,以一亩多地,12块石头能成为名园。造园者是一个叫梁九图的文化人,到老年腿脚有些残疾,所以他从衡山游玩回来后买了12块石头,每一块都有名字。他精心挑选的12块石头,可以“一石成山”。也就是看着一块石头,实际眼前的是整座山,供人神游。十二石斋在中国园林史上获得了很独特的成就,小而精,文化造诣很高。在当时成为一个文人雅客纷纷来鉴赏、交流,出诗词的地方。
      十二石斋被破坏,是佛山历史一个很大的损失。我曾经有一次来佛山,发现把这12块石头放在中山公园里,我就很惊奇,这石头都是宝,怎么放在公园里呢?到现在为止,这12块石头全都散落在民间,受政府管理的一块也没有了,都藏在个人的手上,有时候偶尔拿两块出来展览。
      中央提出的中华民族大复兴,复兴什么?就是复兴历史当中曾经有的亮点和辉煌,而且今天我们要超过它,还要创新。十二石斋的平面图、立面图,华南理工大学曾做过测量,占地就一亩多,所以它的复兴是完全可能的,也是现实的。我非常希望佛山可以把12块石头的真迹找回来,按照原貌复兴这一亩多地的园林。今天我们一方面是新的建设,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正本清源,把历史原貌翻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再继续前进。
      记者:在对梁园修复、扩建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孟兆祯:首先肯定这个园子的性质是一个历史的园子,所以我们一切的目的,都要围绕客观反映历史的面貌。要知道历史面貌,必须去查县志,查它的园志,来了解当时历史的情况。例如从名称来说,历史上并没有“梁园”,本名是十二石斋。
      所以,我觉得佛山应该老老实实、尽可能地按照它的历史面貌进行恢复。还有一个问题,不能把它做成公园,因为它是一个私人园林,你看群星草堂,现在后面加了一个大湖,多了很多混凝土的石舫建筑,那一看就不是一个宅园,那是一个公园,这样就跟历史不符合。所以历史的园林要按照历史的面貌“交”给市民。
                  
    上一篇: “走进麦田”深度报道:专访华夏幸福景观总监张万里
    下一篇: 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