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美德。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身体力行、爱树如宝,留下了千古相传的佳话。
柳宗元种树得要领。唐代柳宗元不仅诗文脍炙人口,植树也堪称能手。他被唐宪宗贬为柳州刺史时,十分注重市容美化,城郭道巷,处处种树栽草,并以诗文记咏:“手持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他还带领百姓,在柳江边及城周围广植柳树,并在诗中不无幽默地写道:“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数年后,柳州到处绿柳成荫,风光无限,受到百姓称赞。“植木之性,其木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是他总结的植树四要领,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河阳种树成花县。西晋文学家潘岳,任河阳县令时发动百姓,在黄河岸边土地贫瘠处种植桃李,连作成片,锁住风沙,改造自然景观,增加百姓的收入。春天这里繁花似锦,秋天又是一片果实累累的景象。当时人们为了歌颂潘岳的植树功绩,称河阳为“花县”,潘县令发动群众种桃植李的佳话,一时名闻天下。
白居易植树为民。唐代诗人白居易爱树成性,在任江州司马时,曾在庐山香炉峰下栽茶树,后被贬为四川忠州刺史时,“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为人们所乐道。他亲手在城东山坡上种了一棵柳树,两年后离开忠州时,对亲手所植树木恋恋不舍,临行前特地跑到城东开元寺,登上楼阁眺望,并写下了“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的诗句。他植树品种多、数量大,绿荫遮日的东坡上“百果参杂种,千枝次第开”。尤其是白居易在杭州白堤种柳树,更使西湖美景如画。白居易为何爱植树,他在一首诗中道出了植树为民的心情:“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欲将茂枝叶,必先救根株。云何救根株,劝民均赋租。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移此为郡政,遮口氓俗苏。”
苏东坡种树得美号。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年少时就喜欢种松树,在《戏作种松》中写道:“我昔少年时,种松满东冈。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他两任杭州知府,都曾在西湖筑堤种芙蓉、杨柳等,“苏堤春晓”更是成为西湖十景之一。他后来谪居黄州时,在城外得了数十亩荒芜的营地,荷锄开荒种树,累得“筋子殆尽”也不怨,亲手种植垂柳、青松、黄桑、绿竹等树木,“不令寸土闲”使原来杂草丛生、瓦砾遍地的东坡,成了绿树成行、鸟语花香的胜地。苏东坡在东坡上筑居室“雪堂”,并自号“东坡居士”,千古传为美谈。
石延年射箭种桃。北宋诗人石延年特别喜欢种树,还创造了一种植树妙法。他在海州做官时,看到当地“山岭高峻,无花卉点缀映照”,便产生了绿化荒山的念头。但山高路险,上山植树很困难,于是他就想出了射箭种树法。叫人用黄泥裹上桃核,射到山上去,桃核入山竟破土生长。经过几年,这里桃树成林,呈现“花发满山,烂如锦锈”的美丽景象。
左宗棠得名“左公柳”。清朝末年,文武双全的中兴重臣左宗棠,由甘肃进军新疆时,建立了筹边建疆的不朽业绩。他带领湖湘子弟东起潼关,西到新疆,令军队栽柳,人称“左公柳”。至今平凉、六盘山、阿克苏等地,还有一些几人合抱的“左公柳”,绿化荒原增添了春色。他的幕僚杨昌俊写诗记载:“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