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我们也看到,许多苗木种植户开始改变以往“独行侠”的作风,开始走企业化经营的道路,一些区域成立了苗木合作社,将资源集中,更适应市场化的经济,也更具备抗风险的能力。
但是随着苗木企业的迅速发展,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是不容忽视,苗木企业面临转型升级,而且势在必行,小编从以下9点分析苗木企业转型的必要性。
1、苗木产销形势及其“短板”
苗木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生产跟应用严重脱节,产品结构和经营方式堪忧,产销极不平衡,结构性产能过剩致使“买难卖难”依然如故。
从供给端看,产能严重过剩。
从需求端看,市场需求乏力。
从资金上看,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
从生产经营看,生产成本高企,苗圃经营艰难。土地成本、人工成本、物料成本、机械与物流成本不断攀升,有的苗圃销售收入不足以支撑运营开支,维持苗圃再生产非常困难。
从人才技术看,苗圃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通常是外行管理几千上万亩苗圃,没有专业基础知识和管理能力,生产管理粗放,资源浪费大、产销率低、效率效益大打折扣,并且蕴藏着极大的经营风险。
因此,苗木产业今后不宜再盲目扩张,而应淘汰一批落后产能,清理那些没有商业价值的垃圾苗,着力去库存,消化存量,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方面着手,进行苗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2、苗木产业转型的逻辑
苗木产业转型应从原来的单一苗圃生产扩张向综合经营开发转变(如苗旅结合、林苗一体、园艺生产、碳汇交易等),同时要遵循苗圃建设与资本运营、互联网对接、品牌创建、服务升级并重的发展模式,形成独特的商业价值和竞争优势。
苗木产业转型的逻辑苗木产业转型升级的逻辑:淘汰落后产能,行业重新洗牌,通过勇气和创新打造园林苗木产业的升级版。
苗木产业转型升级的逻辑是:淘汰落后产能,行业重新洗牌,通过勇气和创新打造园林苗木产业的升级版。
3、苗木经营要做好定位
苗木经营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经营目标,以市场和用户为导向,准确定位,形成特色和优势。
定位:企业定位-经营定位-区域定位-苗圃定位-品种定位--市场定位-客户群定位。
品种选择与产品设计:实现差异化经营与-当你的苗木产品做到与众不同-不可替代时,就建立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及定价权和客户选择权,同时带来超额利润。
苗木产销经营:减库存、去产能、盘活存量,控制增量,保持现金流。
4、商业价值是苗圃经营的核心问题
苗木产品商业价值的实现,要做到与众不同—符合宏观需求、不可替代;具有小众产品中的新奇性,大众产品中的独特性;即使常规普通产品,也要做到极致,从而获得产品的定价权和对客户的选择权。
5、苗木产业数据化势在必行
苗木产销没有调研和数据支撑,不仅生产盲目,所谓的行情与市场预测业是胡扯害人的。加强产业和市场调研,建立苗木大数据库,是产业面临的紧迫问题和努力方向。
大数据时代,不管你接受与否,在大量产业及企业数据的涌现下,数据创新已成为生产经营者的必须品, 数据就像金子一样,是一种新的资源和竞争力,数据化是攸关企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6、苗木生产要根据市场和用户定制产品
苗圃经营最核心的是:认真分析市场需求;站在行业的角度;前瞻性规划布局;定位目标市场和客户群;选对适销品种,提升苗木的商品价值;优化产品结构,建立产品系列。
什么苗木最为客户青睐?
工程适用、规格成系列、标准化,能做行道树的大乔木以及观花、色叶乔木;品质好、颜值高,广泛用于中层的观花(叶、果、枝)、闻香小乔木和花灌木;
苗木新优品种(乡土树种和外来树种相结合);能在北方适应并健康生长的常绿阔叶乔木;抗逆性强的功能性苗木(净化空气环境-耐盐碱-耐水湿-耐干旱贫瘠-抗风沙);屋顶和立体绿化矮生乔灌木;容器化和标准化苗木等。
什么是市场最为需求的产品?
能完全替代野生大树的大规格优质乔木(能做行道树),大规格中层观花(叶、果、枝、闻香)的小乔木和灌木,功能化乡土苗木等是我国市场最稀缺的资源,也是需求最强劲、最持久、最有市场价值和前景的产品。
7、苗木经营要学习互联网思维
园林苗木产业的“三个点”和“三大能力”在哪里?苗木产品的痛点、尖叫点、引爆点是什么?
痛点:用户思维能力-你对用户有没有读懂(需求-价值-体验)
尖叫点:产品思维的能力-你能不能够做出令人尖叫的产品(颜值高-独特性-不可替代性)
引爆点:市场思维能力-你的产品和服务能不能够引爆,让用户(粉丝)誓死追随(品牌忠诚度)
8、苗木产业需与互联网对接
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渗透,重新构造了企业的边界。每个行业中的商业创新变革,都源自于对于同质性的消费族群的痛点挖掘,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产品与服务要素的重新组合。传统苗木行业与互联网对接,苗木“触电”乃大势所趋,势在必行。苗木产业如拒绝电子商务,或许拒绝的就是整个未来。
9、苗木经营要借力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园林苗木企业与资本对接:“要站在产业角度看资本,站在资本的角度看产业,实现产业与资本双重溢价。” 通过与资本结合促进苗木产业发展提升。
综上所述,园林苗木产业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和市场变化,用系统的、前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产业存在的问题,突破旧的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和经营模式,在创新中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