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在 2017中国森林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今年上半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近7亿人次,同比增长16.7%。仅2016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12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数超过27%,创造社会综合产值9500亿元。截至目前,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为代表的各类森林旅游地数量已超过9000处,总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
刘东生表示,森林旅游已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林业朝阳产业,是继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业、木材加工与木竹制品制造业之后,年产值即将突破万亿元的第三个林业支柱产业。当前全国森林旅游正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向多业态并重方向转变,森林体验、森林养生、森林康养、山地运动、冰雪旅游等一大批森林旅游新业态得到了很大发展,深受公众喜爱。
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管理办公室主任杨超介绍,“十二五”以来,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保持了15%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全国森林旅游事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森林旅游发展空间不断拓展。为了更好满足公众的多样化需求,国家林业局积极培育森林康养、森林体验、森林养生、湿地旅游、冰雪旅游、沙漠旅游以及生态露营、山地运动、丛林穿越、研学旅游等一大批森林旅游新业态,森林旅游产品日趋多样化。特别是在大健康建设背景下,把打造包含森林保健、森林医疗、森林疗养、森林康复等在内的森林养生产品体系作为新时期森林旅游工作的重点,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在维护和促进公众健康中的作用。另外,包含自然教育在内的形式多样的森林体验产品体系也正在形成,一方面是要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自然,自觉培养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情怀,另一方面是要提高森林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增强人们的愉悦感和获得感。然而当前森林旅游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森林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显著不足、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不到位、各地的森林旅游发展不平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