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召开。市委委员和不是市委委员的北京市的中央候补委员,首都主要高校国企、各区各部门负责人用一天时间深入学习贯彻习书记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讨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0年)(送审稿)》,一致同意将《总体规划》按程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市委书记郭金龙讲话。
市长蔡奇就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指导思想、主要特点、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以及若干重点问题作了具体说明。在随后的分组会上,大家认真审议《总体规划》,一致认为,《总体规划》坚持以习书记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明确了北京未来发展的基本框架、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了破解城市可持续发展难题的一揽子方案,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规划方案,一致同意按程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
这次总规编制,是在我国进入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决胜阶段,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阔步迈进的历史节点开展的;是在全市深入学习贯彻习书记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全市上下在关系首都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上统一了思想,城市发展实现深刻转型的基础上开展的;也是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北京已经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条件下开展的。
郭金龙强调,总体规划经中央审定,就是中央的要求、中央的决策部署,必须坚决抓好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
要强化大局意识,自觉服从首都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目标,找准发展坐标和努力方向,共同把首都工作做得更好些。
要严格按规矩办事,坚持依法办事,自觉接受总体规划约束,建立规划实施及管控体系、‘城市体检’评估机制、规划实施监督问责制度,保障规划有效实施。
规划送审前
历时三年七易其稿吸纳意见建议5200余条
本版总规送审稿形成的简要历程,让小伙伴们看看事关北京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是怎样“炼”成的:
2014年2月26日,习书记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对做好北京发展和管理工作、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期首都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书记总书记2·26重要讲话精神,谋划首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新蓝图,2014年北京正式启动了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七次编制总规。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总规编制工作,坚持开门编规划,采取“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工作模式,共开展了38项重点专题研究,召开了40余次专家研讨会,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公众参与活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汇聚各方智慧。
2017年2月24日,习书记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做好北京城市规划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并以此为根本遵循,在已有基础上组织力量深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集中各方智慧,反复对总规文本进行修改完善,至今已七易其稿。
其间,北京市专门向住建部作了汇报,并认真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意见;先后召开系列座谈会,广泛征求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各区委区政府及市级各部委办局、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意见;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市人大、市政协进行了审议和协商,并根据意见建议作了重要修改。
3月29日至4月27日,在规划展览馆对规划草案成果进行了为期30天的公示。前往现场参观的市民达2.58万人次,通过现场留言、网络留言、发送邮件、信件等方式提出了1.15万条意见。其中,与总规直接相关的意见3600余条,采纳了3100多条,意见采纳率约88%。
4月18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对规划草案进行了审议。按照各方审议意见,对规划文本进行了160余处修改。
4月28日,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第34次全会对规划草案进行了审议,按照与会同志提出的意见对规划文本进行了100余处修改。
5月5日,市委常委会听取了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并进行了认真审议,各位常委共提出22条重要意见,都作了修改完善。
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总规编制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通过各种方式共收集到意见建议5200余条,市委市政府都进行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到总规文本中。
至此,首都美好蓝图初步绘就,正式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