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星期一农历乙巳年(蛇)八月十二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省内聚焦
    合肥:海绵城市建设路径将出炉
    信息来源:合肥晚报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17年5月4日  ‖  查看1430次  ‖  

    黑臭水体经过治理后异味消除,变得清澈,成为天鹅、红嘴鸥等候鸟迁徙路途中的休憩地,生态效应初现……同时,为综合解决城市水生态问题,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合肥已经启动编制《合肥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未来将根据规划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

      黑臭水体正变得清澈

      “在没治理之前,大蜀山森林公园的南湖水质为劣Ⅴ类,蓝藻大面积暴发、水华现象严重,鱼类等水生动物死亡,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水体北侧藻类、水生植物、水生动物死亡后腐烂,出现恶臭现象,水体已经基本丧失娱乐、生态功能。”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规划处副处长朱广平告诉记者,如今在大蜀山,南湖的水正变得清澈起来,水面中间自然形成的两个岛屿,已成南来北往各种鸟儿青睐的栖息地。此外,在省住建厅发布的2017年度“安徽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目录中,去年5月动工的“大蜀山森林公园南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成功入围。

      据了解,合肥市大蜀山森林公园南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是合肥市黑臭水体治理重点项目,总用地面积约293亩,水面约70亩,主要建设内容有水环境生态修复,截污工程,绿化提升,附属工程,总投资约4071万元。

      南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生态目标是,恢复水域及陆域植物生境,增加植物种类,抑制单一优势物种,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实现水体的生态多样性,保留南侧及湖中两个岛屿的土著水生植物及生境条件,栽植鸟类喜食的浆果类植物,形成具有鸟类观赏与保护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充分发挥城市湿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基本生态功能。

      将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路径

      无独有偶,坐落于大蜀山西南角的柏堰湖区域面积约2500亩,其中湖体水面面积约1050亩,属巢湖支流派河水域。于1957年冬由人工挖掘而成,随着不断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受周边工业污染日益严重,水质越来越差,2013年被列入环巢湖生态保护修复二期工程。

      经过建设,合肥已经完成湖体水面水环境治理,利用微生物试剂进行底质消毒和改良工作,构建沉水植物净化、滨湖带净化、鱼类调控、底栖动物调控四个子系统,形成纯生态的水体原位净化体系,重建湖区新的生态平衡,增强了自身对主要污染物的消减能力。目前,随机检测的水质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四类水,湖水清澈,成为天鹅、红嘴鸥等候鸟迁徙路途中的休憩地,生态效应初现。

      据了解,为综合解决城市水生态问题,提升城市环境品质,2016年起,合肥启动编制《合肥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目前已完成初稿。规划分析了合肥市的海绵城市建设需求,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明确规划区近、远期要达到海绵城市要求的面积和比例。充分运用“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路径,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管控要求,提出规划管理措施以及提出相关专项规划衔接的建议。

                  
    上一篇: 后资质时代新政颁布 企业严重失信将被“花样吊打”
    下一篇: 合肥打造休闲农业 将建一批乡村度假游基地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