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8日星期二农历乙巳年(蛇)八月十三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省内聚焦
    2020年“海绵城市”将遍布安徽 合肥欲消除内涝隐患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17年3月6日  ‖  查看1261次  ‖  

    【报告摘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将继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地方解读】

    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记者了解到,我省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建设工作将全面开展,各地市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也将有新的突破。

    全部城市将变成“海绵城市”

    所谓“海绵城市”,就是城市像“海绵”一样很有“弹性”,当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当需要用水时,再把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这也要求城市建设中,除了绿地、公园,包括道路、公共建筑、住宅小区等在内的建筑都要像“海绵”一样会“呼吸”雨水,具备一定的雨洪调蓄、水源涵养、雨污净化等功能。

    据介绍,我省2015年就发布了《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池州市同年率先被纳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按照计划,今年我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建设工作将全面开展,池州市要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水利部考评验收,合肥、亳州、滁州等海绵城市先行先试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城市内涝积水点基本得到解决,城市建成区年径流控制率达70%以上。而到2020年,我省所有城市及60%以上的县城区要基本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城市建成区年径流控制率达80%。 根据意见,我省各地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有效保护现状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城市自然水体,严禁随意填埋河道水系。城市绿地与广场要结合周边水系、道路、市政设施等,尽可能为周边区域提供雨水滞留、缓释空间,提高区域内涝防治能力;可采取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沟、植被缓冲带、雨水湿地、雨水塘、生态堤岸、生物浮床等多种低影响开发技术,提高雨水渗透能力,增加雨水调蓄、净化功能。

    合肥打算消除城市内涝隐患

    排水防涝方面,合肥市即将出台《合肥市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方案》,预计2019年汛期前基本消除城市内涝隐患,健全城市综合防涝体系。

    根据方案,合肥将加快城市易涝点综合整治,逐步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同时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让市区能有效应对30~50年一遇的降雨标准。按照要求,合肥市各区、开发区将全面排查辖区易涝点,编制内涝灾害风险图,以每个排水出口为单元划分排水区域,分区域制定易涝点整治方案,明确每个易涝点的具体整治措施。对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易涝点,在2017年7月底前完成整治;对整治难度较大的易涝点,科学制定整治计划,分步组织实施,同时落实应急措施。 按照计划,合肥将用三年时间(2017-2019年)实施排水防涝“四大工程”——排水管渠、排涝泵站、雨洪行泄和调蓄、雨水渗透和利用四大类共73个项目,总投资约84.6亿元。 2019年汛期前,合肥将基本消除城市内涝隐患,健全城市综合防涝体系。

                  
    上一篇: 阜阳:念好造林绿化经 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林业增效
    下一篇: 2020年“海绵城市”将遍布安徽 合肥欲消除内涝隐患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