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8日星期一农历乙巳年(蛇)九月廿五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讯息
    江苏:32年前 银杏柳树成为扬州市树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17年2月17日  ‖  查看1585次  ‖  

    每座城市都有其标志性的物件,对于古城扬州来说,除了美食、园林等,银杏、柳树已成为扬州的市树。如今春天到了,市树已开始萌芽,不久就会郁郁葱葱,扬州“银杏大道”最浪漫,而 “长堤春柳”最春光。

    据《扬州年鉴》记载:将银杏、柳树定为扬州市的市树,是在1985年7月18日的扬州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决定的。 

    32年前决定

    扬州市树为柳树和银杏

    市树是一座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内涵的彰显,象征了一座城市的和谐生态。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市树;在我国近700座城市中,200多城市有特定的市树。江苏13座地级城市都有自己的市树。比如,南京的市树是雪松,苏州的市树是香樟,无锡的市树是樟树,而扬州的市树是柳树和银杏。银杏在扬州各县(市、区)均有种植。

    市区石塔绿岛中的那棵银杏树,可谓是扬州最古老的一棵树。它虬干曲枝,树冠阔大,如绿色巨伞,经历千年风雨,仍然蓬勃生长。该树高15米,造型也很奇特,主干呈“V”形,那向外伸出的部分,原本是古银杏的萌条。专家透露,这种形态的银杏树在扬州只此一棵。通过中空树干,向西可见唐代石塔的古朴,向东可观明代文昌阁的雄伟。 

    园林专家介绍,这棵银杏栽于唐代,树龄1030年。原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孙如竹判断,这棵树的树龄在千年以上,主要有两个依据:第一,生长地点在古木兰院内,而木兰院是唐代的称呼;第二,这棵银杏萌条部分的直径已达40厘米-50厘米,这也只有树龄在千年以上的银杏树才能达到。

    就在这棵古银杏的不远处,汶河小学门口,有两棵对称而栽的银杏,虽然不及石塔边这株银杏古老,但树龄也达到了500多岁。相传数百年前,此处是一座庙宇,这两棵银杏就种在院门口,与唐代千年古银杏遥相呼应。

    已成乡土树种

    扬州城有百棵百年银杏

    银杏被称为中国的“国树”,全国古银杏以江苏最多,扬州又居江苏省前列。经过植物学家考证,目前野生银杏的分布地是在浙江天目山,扬州古代的银杏也都是从那里过来的,经过长时间驯化后,已成为扬州的乡土树种。扬州城内百年以上的银杏有100株左右。

    著名作家艾煊称赞银杏,“它是扬州城史的载体,它是扬州文化的灵魂,它是一座有生命的扬州城的城标”。每到秋天,叶片变黄,金灿灿一片,十分美丽。目前,文昌西路这条主干道上栽种了大量的银杏,让世界各地游客走进扬州就能欣赏银杏的风姿。

    素有扬州“黄金大道”美誉的江都水利枢纽风景区内,每到深秋,千余株银杏树树叶就变成金黄色,成了扬州人赏玩秋景的好去处。

    隋炀帝赐名“杨柳”

    还能吸雾霾,改善环境

    扬州属江南水乡,最宜植柳,素有“绿杨城郭”的美称,杨柳是扬州的标志之一。隋炀帝开凿运河下扬州,将柳树种植在运河两岸,并赐给其姓,所以才有“杨柳”名称。隋唐以来,柳树与扬州的风景一直存有着直接的关系。

    扬州因柳而名:“多情最是扬州柳”,柳树也就自然成了扬州的市树。长堤春柳,斜倚水面倾倒碧波风光;长堤的柳,枝条纤巧如丝,风拂水抚,更见情致飞扬。烟花三月信步长堤,呼吸着湖面吹来的清新空气、感受着柳絮如烟的漫天情怀,正如“长堤春柳”亭联所书“佳气溢芳甸,宿云澹野川”。

    柳树多植于河、湖、池畔,常与碧桃、紫叶李等配植,桃红柳绿,一派明媚春光。白居易有“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的名句,形象地勾勒出柳树的春意柔姿。柳树发芽早、落叶晚,作园景树栽植多倚亭榭、傍山石,刚柔相济,更显婀娜妩媚、别有风致。

    据悉,银杏和柳树除了具有观赏性、人文性外,还可以吸霾,是改善环境的利器。

                  
    上一篇: 福建:念好林业改革的“山”字经
    下一篇: 厦门今年计划营造林近四万亩 主要分解到岛外四个区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