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9日星期二农历乙巳年(蛇)九月廿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讯息
    水分对森林高度有“负效应”
    信息来源:新华社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李元胜  ‖  发布时间:2016年12月16日  ‖  查看1438次  ‖  
       中科院院士方精云所带领的北大科研团队近期利用星载激光雷达数据揭示了全球森林高度分布及决定因素,即过多降水并不利于树高的生长。这一发现对于森林碳循环研究、森林管理、全球动态植被模型的改进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森林高度是森林最基本的结构参数之一,对于估算森林生物量、预测生物多样性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全球森林高度的格局和决定因素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围绕该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众多假说并普遍认为,水分是决定森林高度的最主要因素,即随着水分增加,森林高度逐渐增加,最终维持在最高高度。

      最近,北大城市与环境学院方精云院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星载激光雷达数据,评估了全球森林冠层高度的格局和决定因素。他们发现,全球森林高度在南北纬40度附近及赤道地区达到最高。团队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水分的确是森林高度的主要决定因素,但随着水分的增加,森林高度在达到最大值后逐渐下降,过多的降水不利于树高的生长。

      这一研究成果推翻了一直以来学界在该科学问题上的认识,发现了水分对森林高度的“负效应”,对今后的森林研究及管理具有指导意义。该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美国生态科学领域权威期刊《生态学》上。

                  
    上一篇: 十部委联合召开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视频会议
    下一篇: 2019北京世园会特许经营工作启动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