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星期日农历甲辰年(龙)腊月十九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会员专区 >> 会员动态
    生态园林行业“跨界”与“创新”
    ——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会长、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优华
    信息来源:秘书处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李元胜  ‖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5日  ‖  查看1581次  ‖  

       目前,整个行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了困难期,也是瓶颈期,不管是规划设计还是营造到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建设,我们是作为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把握战略宏观方向来对园林行业进行一次分享探讨。我主要从行业的现状、行业政策指向、园林产业化、跨界创新及健康系统构建五个方面跟大家分享。



      

       行业现状

       生态园林行业,随着国家从城镇化发展进程来看,从开始绿化城市到园林城市,到现在的生态园林城市,整个过程来看,我们这个行业也是沿着这方向来的。目前行业的发展,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我们产业也经历了新常态,也进入下滑期。目前很多企业订单严重不足,不管是设计单位,还是搞营造的等等。增量园林减少明显,相反的是存量园林管理越来越多。这个行业处在转型升级的时期,最主要的是这个行业产业链没有健全,产业化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国家对生态园林这个行业没有高度重视,国民经济系列没有园林绿化几个字,工商注册商标也没有园林绿化,税务也没有园林绿化,保险业没有园林绿化,国家政策也没有对园林绿化进行产业化的激励措施,农业,林业都有,就是园林绿化没有。我们也要反思,住建部要加紧把我们园林绿化这个产业建立起来,我们不是一个种花种草的一个行业,也不是建筑行业的附属。还有作为一级学科的风景园林还没有国家立法,如国际上已有的注册风景园林师等。由于生态园林行业是综合性的行业,是文化艺术产业,是生命产业,也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产品,所以我们行业因为政策的缺失就是造成行业现在被动的局面。
       上下游产业链整合难,作为营造,现在都叫施工,建筑可以叫施工,但园林不能按图施工,一定是在精心铸造产品,通过设计和不断的优化改进,这个观点一定要倡导。营造可以更能体现出园林行业的实施,用工匠精神来说明这点。另外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你做设计的,又想做营造,又想做花草苗木的生产,从产业链的覆盖是非常困难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园林行业产业化没有建立起来。
       目前全国有一级资质的有一千多家,三级资质以上从业企业有两万多家,严重的产能过剩。现在一级企业有的靠资质来生存,投标靠运气,项目拼关系,马上资质取消怎么办?我赞成取消资质,建立企业资质信用平台,大家即将面对新时代的到来。
       另外就是库存积压问题。由于政府引导,大量的苗木生产过剩,随着经济下滑面临困境,加上林业上允许苗圃申报林业产权证,用苗木抵押贷款,最后很多苗商跑路,造成社会上行业上很多问题。目前整个行业从劳动力,从项目管理水平等等方面成本非常高,所以这个行业目前的现状来讲是非常关键的时期。

       下面我从12家IPO企业和50家新三板的收益情况做一个分析。这有个50强数据来看收益视乎在逐年增长,实际上数据是不可靠的。我们只有从上市的企业产值来看,IPO增长非常缓慢,新三板的企业也是增长很慢。现在这个行业已经处于下滑期。还有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IPO的企业收入相对高一点,利润从20多亿下滑到16多亿。产业链看起来很长,设计营造苗木销售等,实际上从上市企业来看,我们的盘子收入很小。10亿以上就7家,3-15亿13家,最大的企业收入也就50亿,没有百亿企业。利润也是每年在下滑,一亿以上就6家,3000万到1亿也只有3家。行业收入仍以营造为主,收入也没有增长在下滑,设计收入只有10亿也在减少,各板块增速都是放缓或减少。

       生态园林行业的政策指向

       根据现状,随着国家政策的方向发展看很热烈,目前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到现在只有七个地市被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的概念有很多,既要搞智慧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等,看起来前景非常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企业没有感受到热烈的程度。
    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分析。首先我们现在构建生态园林系统,从生态园林城市、海绵城市,讲城镇化加绿色化。构建智慧生态园林系统,互联网物联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上看,未来对企业有影响。另外是美丽中国梦让产业有非常好的前景。目前感觉互联网对园林行业影响小,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影响会非常大。还有国家PPP政策,对行业的拉动,对资本市场加上技术创新,以及转型升级方面有一个指向。另外是构建健康生态园林系统,生态健康,健康中国不只是身体健康,还有生态环境健康,生态健康是摆在行业面前未来发展的趋势。
       从国际上看,一带一路,亚投行的成立,世界命运共同体,把中国国内大量的产能怎么走向世界,包括园林行业、国际知名的企业如何借船出海,跟着他们一块走出去,把中国的园林艺术走向世界。

        生态园林产业化

       生态园林是生产健康生态产品的行业,是文化艺术产业,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基础设施,是涉及多行业的全域产业。风景园林的学科理论知识已经大量的探讨过,理论的知识在很多设计师中根本没有很好掌握这些专业。现在许多的设计师做了很多项目,图纸拿来根本没法做。我们在总造价不突破的情况下要进行优化方案,但是大量企业没有优化能力,没有设计能力,所以产品做出来以后效果不好,导致政府官员为了绩效第二年再来做绿化提升,造成投资与时间大量的浪费。从设计到营造这块,我觉得设计师更多要把专业知识学透,一定要把中国传统的东西学透,自然与文化要有机融合。我们学外面的东西可以,但是更多要发挥设计师自己的特点,不要盲目的学习。
       生态园林和生态复绿的概念,国家倡导生态园林的概念,不再是过去的生态园林,以生态学为基础,要与动物、植物和人类健康相结合。所以生态园林发生很大的改变,不再是城镇中心,要包括整个城市周边,甚至包括整个区域,所有国土的大地生态园林。生态复绿,是以恢复生态学为基础,是建设绿色自然生态系统,更多是在污染的或病态生态环境进行以生物、非生物为主的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与合理结构的恢复、重建、修复、健康保护。
    产业化建设,上下游产业链,上游就是苗木花草资材等原材料的生产,要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南方的苗木到北方去是栽不活的,所以很多上游产业链建设需要更多的科学技术。我们营造这块,怎么做,一定要用工业化的思维和文化艺术来做产品。设计师设计了很多园林产品,设计的很好,图纸很好看,但是营造以后效果非常不好。效果好坏看设计,质量好坏看营造。除了营造好坏还不行,还要后期长期的维护管理。开始产品做的非常漂亮,几年以后过去看一塌糊涂。作为设计师不要想着把图设计多漂亮,关键是产品要持续好看。还有园林机械智能制造,如挖树机等,以及下游的服务产业很多,包括咨询、规划、勘察、文化创意设计、技术研发、投资、养护管理、文化、体育、旅游、艺术、信息智能化等等。 上中下游的产业链产业化的建设是目前摆在行业的面前,我们目前更多还是需要靠政府的引导,关键是靠大家行业里面来发展。
       目前市场对产业内部的多元化和精准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链的延伸,产业投资的跨界和运营的创新融合有助于产业的合作与升级,奠定了行业跨界创新的市场基础。IPO企业也是靠资本和跨界,新三板也是借助资本加上不断的创新,体现差异化。一级企业是最难的,目前竞争非常的激烈。小微企业,一般是劳务加上一些销售。未来大家一定要确定自己的生态位,你擅长什么就做什么,不能盲目的做,未来是一个大的平台,每个人要专注于自己平台上的专业。

       生态园林行业跨界创新
       一定要了解国家与行业的趋势,国家政策的趋向。还有掌握企业发展各自的工具,我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是技术研发部门,做设计的部门,做营造的部门等等,一定要把握自己擅长的东西。另外一点是讲究国家地方政策,一定要有分析,再来实现跨界融合的创新。
       跨界创新这块,未来是分享经济,创意经济,数字经济,智能制造。苗联网个人认为有点超前,很多人不习惯线上下定单,而且苗木是非标产品,每棵树不一样,每棵花草都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运输物流损伤等,你只有解决苗木标准化产品可能会走得比较快。国外是组培容器苗,标准化要好。但是互联网可能还是要走进这个行业,未来三五年以后肯定是适应的。 
       跨界的概念,一个是行业内部跨界,行业和行业的跨界,包括时间、空间的跨界,还有理论转型等等概念。跨界不是盲目的,而且一定要认清自己最擅长的,包括未来个性化时代和合伙人时代。你要拓展,自己没有那么多资源,就要合伙,你也不能挂靠,因为园林绿化目前是作为其他建筑服务企业,属建筑法管理。我们一定要让国家对行业的产业化有高度的重视,把我们列入到国民经济体系中,让税务局知道我们这个行业,让我们这行业成为一个产业。我们现在也发现一条路,税务局的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是免增值税的,我们很多人把养护作为园林绿化这块,一定要作为植物保护,这样可以免增值税的。当然更多还是要靠自己去研究。
       转型来看,大的企业自己还靠自身实力转型。转型有三个方向:纵向发展,横向发展,纵横交叉,都要差异化共存。这三个方向如何选择,横向就是同质化竞争,越做越大,涉及面越来越宽。纵向走向就是越走越精,跨决深度越来越深,行业越来越垂直,协作越来越完善。差异化共存发展,就是越来越细分。
    另外产业结构这块,产业结构目前来讲,是根据现有企业传统园林产业认为是实体重组,实际上很多企业平台比较大,很多小企业有接定单能力,但平台小,所以都去挂靠。我建议个人或资源少的不要成立自己的公司,就在大平台公司里面成立1公司,2公司,3公司等,我觉得是未来大众创业的发展趋势,就是大家一起做大平台,每个人在平台里独立发展,以这样大平台来接定单会更有利,这是进行一种模式的改变。二维,创新型生态园林产业,关键要会做资源整合。现在还要关注智慧生态园林健康系统,就是要运用物联网、智能化等,这是未来三维企业平台的升级。我们一定要用信息化来管理,每天把所有的工作记录下来建立数据库,每个企业要形成自己的大数据,有利于企业人才与产品的有效分析。政府园林行业部门也要建立城镇化的数据库。

      

       健康系统的构建

       经营管理,未来有五大思维。一是平台思维,超一流企业做平台加品牌,一流企业做平台,二流企业做产品,三流企业做服务,今后要想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作大,唯有把自己企业升级成平台化思维运作。第二是人才思维。老板要想解放自己,必须有大批的人才追随。三是品牌思维,还有产业思维,以及上市思维,如何借助资本这块,大家从管理中一定要针对五个思维方面进行思考。
       园林企业跨界创新方向,上市公司都在跨界转型,转型要看好方向。关于创新,创新是永不改变一个话题,这个行业如果有新的模式,新的平台,新的业态,新的产业,新的技术,还有思维的创新,这些都是摆在企业家、企业和行业面前的大家努力思考的问题。
       未来生态园林行业发展的新常态,面临大量的EPC、PPP建设是未来增长点,包括设计、营造、养护管理一体化是核心,资本运作是常态,降成本是关键命题,产品利润拼管理,运营管理是未来主战场,还有技术创新也是未来发展的根本。
       生态园林行业+互联网,把每个项目的人和事都进入数据库,才能分析项目干的好坏,才能分析项目经理干的好坏,企业的大数据建立起来了,全国所有行业的大数据就建立起来了。这次住建部要建全国的园林绿化行业以其他行业的资质信用系统,由部里面统一平台,每家企业信息都在平台上可以找到。互联网时代,我们园林绿化怎么做好信息化建设,住建部讲信息化只是讲建筑行业,不管园林绿化,我们如何跟进信息化建设,行业自己要去做,各个省的园林行业协会一定要借助住建部的信息化建设来加强行业自身建设。
       未来趋势是智慧化管理,我们行业也要采取智慧化管理。当然这个时代也快了,估计就三五年的时间。
       增量生态园林的创新要专注自己擅长领域,专业专心,整合产业链,走资本市场,进军PPP文化旅游投资,乡村旅游开发,技术研发。存量生态园林的创新要关注存量生态园林创新模式O2O,对植物保护,设施维护,升级改造,城市大物业即包括市政、环卫、园林一体化,服务家庭园艺,维护地球生物圈等等。
    我们华艺园林去年做了“好养护”平台,就是园林绿化养护+互联网,线上订单线下服务。互联网只能做私有空间的,公共空间目前做不了。目前单位的园林养护一般是物业和园林公司管理,你必须要把养护分成春夏秋冬四季产品,细化到保养一棵树多少钱,一平米草皮多少钱等,做到碎片化管理,为客户大大降低成本,方便快捷服务,确保质量高效。
       智慧生态园林的创新,建立智慧园林监测系统、智慧园林管理系统、智慧园林服务系统等是急需要从信息化、智能化、产学研上来加强建设。无人机的应用,在行业规划设计前期用无人机拍照现状,到后期方案的调整,以及到后面的营造都可以使用无人机管理,后期的养护可以用无人机打药等等。无人机的应用现在是用于项目比较多,一个公园可能有几十公顷,无人机在上面飞,可以跟踪拍摄每天的进度,分析数据,加强工作效果,而且很多人看到飞机在飞,不敢随意偷懒,对提高劳动力效率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新五化服务生态园林行业。绿色化是生态园林行业的基础,城镇化是引领生态园林产业发展,工业化是强化生态园林产业工匠精神,农业化是催生生态园林植物生命产业的标准化,还有美好乡村文化旅游,信息化是提升生态园林互联网发展趋势。
    未来要加快构建生态园林健康系统,生态园林要引领健康生态新生活。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建议,如果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本报告在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已分享,此次有更新。

                  
    上一篇: 芜湖市市长莅临三普重工参观指导
    下一篇: 胡优华:前行在“智慧园林”前沿的“徽骆驼”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