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8日星期四农历乙巳年(蛇)十月初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讯息
    长春:老工业城市变身“森林城”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16年9月30日  ‖  查看1400次  ‖  

    “丁香雨,杏花雾,绿动长街春常驻”——这样的诗情画意过去曾经专属小桥流水的江南。不过,今天它描绘的却是吉林省长春市,一个曾经以东北老工业基地、汽车城为标签的城市。

    近年来,长春在城市建设中将绿色发展理念摆在突出位置,用生态、文化和人本理念推进城市建设,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今年9月,成功跻身“国家森林城市”。

    让老工业基地绿起来

    历史上的长春,就曾以“森林城”闻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绿色空间也被大大挤压。绿化率在全国曾经数一数二的长春市位次不断后移。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光污染、温室效应等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一向空气质量良好的长春市近年竟然出现多个重度污染天气。

    痛定思痛,从2013年开始,长春市提出建设绿色宜居森林城,放大森林的生态效应,“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

    长春市园林局局长刘宏介绍,2014年以来,长春市每年投入的森林城建设资金超过50亿元,都市区新增森林绿地17170.89公顷。和2012年相比,长春市森林覆盖率从25.75%增长到30.66%,城区绿化覆盖率从41.52%增加到45.06%。

    目前,长春市初步形成以伊通河生态人文景观为轴线,百个城市公园、百条城市景观防护廊道、千点城乡绿色福利空间为骨架,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绿肺,湿地生态系统为绿肾,环城绿化带环抱,绿色村屯簇拥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乔木鲜花、草坪,在长春市街头勾勒出一幅幅“步行绿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意景象。

    创新机制养绿护绿

    从2013年开始,每到春天,长春市南关区曙光街道电力社区的居民都可以认养一块公共绿地,种花种草。很多离退休在家的老人纷纷行动起来,松土锄草,在自己认养的公共绿地上种上夜来香、马蹄莲、扫帚梅等。

    长春市在创建国家森林城的过程中创新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共创共享,全面提升森林城建设整体水平。2014年开始试点推广公园绿地养护管理购买社会化服务工作,推进八一公园、光明公园等“PPP”示范项目,调动企事业单位参与绿化积极性,每年高标准推进30个单位、庭院小区绿化,绿化效果不断提升。

    “养绿护绿观念深入人心”,长春市百花园管理所所长贾志辉说。每天清晨,都会有老年人在百花园打太极拳,他们自带扫帚,晨练后,自发收拾场地;如发现破坏花草的行为,他们都会严辞制止。

    经过3年多的建设,长春市已成为集中连片人工林面积全亚洲最大的城市,城市公园增速在全国位于领先地位,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东北省会城市中名列前茅,城市森林绿地面积位居东北省会城市之首。

    打造生态升级版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成功只是起点。吉林省省委常委、长春市委书记王君正提出,今后要把长春市建成东北亚区域中心城市。

    为此,长春市提出了要打造经济量级、城市能级、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五个升级版”。去年以来,长春市先后实施了伊通河综合治理工程和旧城改造提升工程。同时,进一步探索城市绿化建设和管理的新思路、新动力,适度推广绿化养护管理购买社会化服务工作,通过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全面提升公园养护管理水平。

    “十三五”期间,长春市将通过加快建设城市森林、湿地、水域和绿地,保护和修复生态制高点,实现森林“绿肺”与湿地“绿肾”互通,公园绿地联系紧密且体系完善的生态空间格局。

                  
    上一篇: 天津:投资栽植苗木 开创致富新路
    下一篇: 江苏扬州:开展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检查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