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星期一农历甲辰年(龙)六月初五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快讯
    杭州筹建“国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16年9月19日  ‖  查看913次  ‖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说,杭州是生态文明之都,山明水秀,晴好雨奇,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
      杭州市政府提出要“加快形成国际一流生态宜居环境”的目标,充分体现杭州作为一座山水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质和功能,这是城市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广大市民的希望,更是党中央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建设“国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广大市民群策群力,砥砺奋斗。
      切实把握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一次城市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我们要善于学习国际一流城市的理念和经验,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城市、理解城市、严格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办事。西方城市几百年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城市理论发展经验,其中田园理论与“新城市主义”是较有影响力的理论,作为两种不同时期的城市发展理论,它分别代表了城市扩散和内聚的方向,各有优点和历史背景,我们要善于学习和吸收,运用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从上个世纪诞生以来对当代城市规划设计产生重大影响,“田园城市运动”已发展成为世界性运动,为后人留下了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明确城市战略发展的目标和定位
      城市战略发展目标和定位具有前瞻性、方向性和引领性,在城市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次全会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是充分考虑到杭州现有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潜力,经过科学论证和评估后提出来的。“国际一流的生态宜居环境”包涵两重意思:一是“国际一流”;二是“生态宜居”,两者既相互关联又有区别。一个城市可以是生态宜居城市,但不一定成为“国际一流”,而要成为“国际一流”城市,首先应该是“生态宜居”城市。
      从杭州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看,九十年代很早就提出了“四个在”的城市目标,即“居住在杭州、学习在杭州、创业在杭州、游在杭州”目标,新世纪来临又提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十次党代会又提出建设“东方品质之城,幸福和谐杭州”的城市定位,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杭州先后获联合国授予“最佳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获世界休闲组织命名“东方休闲之都”,曾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等荣誉,使我们在冲刺“国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底气。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杭州作为亚太城市的一员,与西方城市迥然不同的特征:一是亚太城市人口密度高,城市人口多;二是城市功能混合使用,大多数西方城市根据不同功能进行严格的分区,而亚太地区城市则以不同土地功能混用而闻名;三是以政府为中心和鼓励开发的文化;四是少量的公共空间,亚太城市公共空间不足西方城市的1/10,缺乏公共空间的大型节点和总体结构,中心人口密度极高。这些特点在杭州也都存在。此次全会提出建设“国际一流生态宜居城市”,首先是我们既有历史文化名城和创新活力之城的基础,又有自然山水的基础,同时杭州有建设“美丽中国”样板的责任和G20峰会之后城市国际化的方向。
    构建以“人民需求”导向的城市空间布局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城市发展犹如一个生命体,有其自己成长周期和过程,但城市空间规划是否科学合理,是其生长的营养剂,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健康和活力,也成为一个城市是否成为国际一流生态宜居的前提。习总书记在全国城市工作会议上强调:“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并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指示精神都是我们建设“国际一流生态宜居环境”的重要指导思想,既符合杭州城市发展的实际,又顺应国际城市发展规律。所以、此次全会将“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突出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营造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个宜居城市在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确定之后,能否实现其功能效果必定取决于中观和微观的细节营造和管理,只有细节做到位,做足劲,才能成为“国际一流”水平。
      杭州在微观营造方面曾下了很大功夫,如“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垃圾清洁直运、礼让斑马线、公共自行车系统等,取得了国际国内城市的称赞。但杭州城市过去比较重视了微观层面,用杭州话说“螺蛳壳里做道场”,但忽视了中观层面的完善和管理,以致宏观与微观难以有效对接,与世界名城相比还有改进提升空间,今后应实现“做好中观空间”和“做足微观空间”并重:一方面杭州应加强对单元区域内块状、网络化设施的建构,引导微观项目实施的作用与功能,包括多元、可达、均衡的土地利用,连续街墙与慢行系统的构建,公园广场与停车设施的系统化设置,视线通廊的预留,街道家具的基本标准,地块开发尺度的管控等,以避免地块碎片化开发造成的城市空间割裂与失序。改善市区路网结构的均衡性和连接性。
      强化宜居城市指标管理和工作推动
      宜居城市建设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美好诉求,有其客观的指数体系。如何进一步推动工作,将战略目标落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成为关键。此次全会上,赵一德书记也特别强调这一点,强调要有一个指挥部、作战图和战斗队,“确保城市国际化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建设“国际一流生态宜居环境”需要公众的体验和认同。1960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人居环境的基本理念是“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1985年国际建设宜居大会正式提出“宜居”概念,强调了注重社区再造公共空间和道路的土地利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又提出了宜居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包括经济环境和社会理念。1996年联合国人类住区大会将“宜居性”明确订立为空间社会和环境特点。
                  
    上一篇: 全球世界遗产地代表发起《黄山倡议》
    下一篇: 海绵理念助力深圳水生态改善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