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0日星期四农历乙巳年(蛇)八月十五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首页
走进协会
协会简介
会长致辞
组织机构
协会章程
会费管理
入会指南
大事记
协会动态
新闻发布
近期活动
教育培训
电子期刊
会议博览
行业资讯
业内快讯
国内讯息
省内聚焦
会员专区
会员动态
企业资质
会员风采
品牌展示
行业招聘
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法规
地方政策法规
相关政策法规
行业资源
人力资源信息
苗木供需信息
花卉、草坪供需信息
附属资材供需信息
行业规范
自律建设
服务窗口
业务交流
环球博览
徽派园林
世界园艺
风景旅游
园林论坛
理论研究
科普科技
专家视野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省内聚焦
安徽为可持续发展构筑“绿色屏障”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16年8月19日 ‖ 查看1462次 ‖
“到2020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好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明显提升,构筑好全省生态安全屏障的基本骨架,重点治理区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规划》明确了总体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绿色发展成为未来一个时期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主要目标,生态环保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景和全过程,环境保护支持和投入力度持续加大,为安徽省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安徽省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生态保护与建设仍然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做好未来五年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任务艰巨。“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提高生态承载力,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省发改委农经处相关负责人说。
2014年2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印发《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3—2020年)》,明确了保护森林、草原、荒漠、湿地与河湖、农田、城市、海洋七大生态系统和防治水土流失、推进重点地区综合治理、保护地下水资源等十二项建设任务。为贯彻落实全国规划,按照省政府要求,由省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我省《规划》。
“紧紧围绕美好安徽建设,以增强生态竞争力为核心,统筹兼顾生态、生产和生活,着力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强化科技支撑、完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规划》提出了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生态优先,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注重民生;依靠科学,创新驱动;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等六项基本原则。
针对主要生态问题构建总体布局
目前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总体形势是,工程治理区呈现生态改善的良好态势,但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逆转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生态整体恶化态势缓解,但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保护压力依然较大。生态领域存在的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各类气象灾害增多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推进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区域之间、生态系统之间生态保护与建设进展不平衡;同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投入还有较大差距;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科技支撑薄弱,科学性不强;生态脆弱区农民增收缓慢,贫困发生率高等。”有关专家指出。
在生态保护与建设区域布局上,《规划》依据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结合我省自然地理特点,将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划分为淮北平原生态区、江淮丘陵生态区、皖西山地生态区、沿江平原生态区、皖南山地生态区等五个区域。
针对淮北平原生态区人口总量大,人口密度高,土地承载负荷严重,水污染问题存在,水质状况成为发展瓶颈等主要生态问题,《规划》提出“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强化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大力整治淮河及其支流,建立沿淮调蓄洪生态功能区”等生态保护与建设方向。而对于皖西山地生态区暴雨较多、山洪暴发、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河道逐年淤积,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等主要生态问题,《规划》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以森林、湿地和河湖生态修复、城市绿化建设、天然常绿阔叶林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为重点,开展中幼林抚育和低质低效林改造,实施封山育林和生态防护林工程,提升森林资源质量”等生态保护与建设方向。
“在全省生态保护与建设区域布局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功能和生态脆弱区域分布特点,《规划》提出了重点构建皖西山区和皖南山区两大生态安全屏障。”省发改委农经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营造绿色生态屏障明确九大任务
“对全省162.82万公顷的天然林森林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管护;加强公益林建设和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到2020年,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240万公顷,建立商品用材林基地250万公顷,经济林基地200万公顷。”《规划》明确。
“《规划》提出了我省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九大任务,并用专栏形式列出九大重点工程。”省发改委农经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保护和培育森林生态系统”被摆在突出位置,包括保护天然林资源、建设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加强中幼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增强林业碳汇功能、加大森林恢复力度、严格生态资源保护管理等。“保护和恢复湿地河湖生态系统”则包括加大水源涵养区保护、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强水域生态功能区建设、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保育和治理农田生态系统,包括稳定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加大污染防治、强化监测力度等。此外还有建设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合理利用水资源,治理和修复沙化土地,强化生态建设气象保障等。
当前,我省大多数城市的工业污染、城市大气污染等问题,已成为影响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的首要因素。2015年,全省仅有黄山、池州两个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一些城市大气中PM10、PM2.5浓度超标严重。同时,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及高强度建设,压缩了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为此,《规划》明确提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城乡一体化、道路林荫化要求,强化城市生态建设。因地制宜,突出植物造景,宜树则树、宜草则草,推广种植乡土树种,发展景观林、防护林,建设环城林带,为城市人居环境营造优美的绿色生态屏障。
上一篇:
安徽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由试点走向全覆盖
下一篇:
安徽芜湖再办国际雕塑大展
---全国部委办网站---
中央政府
外交部
国防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计生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资委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统计局
林业局
知识产权局
旅游局
宗教局
参事室
侨办
港澳办
法制办
新华社
中科院
社科院
工程院
发展研究中心
行政学院
地震局
气象局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台办
新闻办
档案局
信访局
粮食局
烟草局
外专局
公务员局
海洋局
测绘地信局
民航局
邮政局
文物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中医药局
外汇局
煤矿安监局
密码局
航天局
原子能机构
国家语委
国务院扶贫办
国务院三峡办
南水北调办
---全省直厅局网站---
中国安徽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计生委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省质监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管局(省接待办)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档案局
省地矿局
省地方志办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省供销社
省社科院
省社科院
省农科院
安徽行政学院
省信访局
省政务服务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国防科工办
省国税局
省气象局
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
省地震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省煤田地质局
省贸促会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
---各市行业主管部门网站---
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
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淮北市园林管理局
宿州市园林管理处
阜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蚌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淮南市园林管理局
滁州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六安市园林管理局
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马鞍山市园林管理处
安庆市园林管理局
池州市城市园林管理局
铜陵市园林管理局
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黄山市园林管理局
---全国行业协会网站---
中国风景园林协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网
中国景观园林绿化协会
中国建设报
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天津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重庆园林行业协会
河北省风景园林学会
山西省风景园林协会
内蒙古
辽宁省风景园林协会
吉林省风景园林协会
黑龙江
江苏
浙江风景园林学会
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
江西省城市园林网
山东省风景园林协会
河南园林网
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
湖南省园林绿化协会
广东省风景园林协会
广西花卉协会
海南省风景园林协会
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
贵州
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
西藏
陕西省风景园林协会
甘肃
宁夏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青海
新疆园林网
香港
澳门
台湾
---会员单位网站---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开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中徽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合肥绿叶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合肥九狮园林建设公司
安徽新宇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新安古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鑫苗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省东吴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安徽构美生态景观有限公司
安徽省盛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广艺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朗汀园林绿化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万利生态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安徽潜川森鑫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合肥佳洲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合肥市蜀山绿地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安徽海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格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华兴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蓝斯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安徽花之都园林环境开发有限公司
合肥市紫蓬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新安景观园林有限公司
合肥银河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昌盛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港湾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中苏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市荣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合肥鸿堃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省广阔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市盛宝隆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合肥景观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安兴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宜和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三普机械有限公司
安徽地道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安徽星绿木屋木结构有限公司
安徽腾飞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大玮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诚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萧县炫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灵璧增华山水园艺中心
蚌埠芦山文化陵园
蚌埠市龙湖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经典景观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淮南市淮尚园林园艺养护有限公司
安徽春景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滁州市明德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安徽省淮滨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奥申园林有限公司
安徽九绿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万顺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金龙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奥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林海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
马鞍山力生生态集团有限公司
马鞍山市汇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芜湖红花山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芜湖绿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芜湖新达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学友建设有限公司
芜湖祥宽花木有限公司
安徽省龙川绿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宁国市诚信园林有限公司
安徽新时尚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恩龙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新城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铜陵市百通生态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铜陵恒昶实业有限公司
铜陵市振华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瀚青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潜山县思信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宿松县西南花木公司
安徽省双龙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黄山市园林协会
福建省惠安嘉泰石业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皖ICP备16003017号-1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