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1日星期五农历乙巳年(蛇)八月十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省内聚焦
    打造生态样板 托起绿色江淮
    信息来源:安徽政府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16年8月9日  ‖  查看1353次  ‖  

    发布人: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胡再生
    (2016年8月5日)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
        大家好!
        首先,欢迎各位参加今天新闻发布会。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下面,就《实施方案》相关情况向新闻界的朋友们作一通报。
        一、关于《实施方案》编制的背景和过程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作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决策。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战略和重要的政治任务,进入加快实施阶段。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强调,安徽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省委、省政府出台《实施方案》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省发展改革委按照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会同省有关单位,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结合省情实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经过深入研究讨论、多轮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形成了《实施方案》(送审稿),最终经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
        二、《实施方案》主要特点
        《实施方案》密切结合我省实际,突出三大特点:
        一是注重贯彻。《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国家《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结合我省实际,逐条研究提出贯彻举措,确保全面落实。在此基础上,《实施方案》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围绕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提出在皖江、淮河、新安江、巢湖等“三河一湖”流域先行先试,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努力形成全国示范样板。
        二是注重实效。关于主要目标,《实施方案》中不仅明确了定性目标,而且确定了一系列定量指标,为各项任务落实和成果检验提供依据。关于政策举措,《实施方案》突出重点工程建设和试点示范创建两大抓手,设置了6个工程专栏,更加强调措施的可操作性。
        三是注重衔接。鉴于《意见》所列多项任务我省已在开展,《实施方案》注重与相关领域已出台的法规、政策性文件、规划的衔接,确保有关政策举措具有一致性和协同性。
        三、《实施方案》框架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包括9个部分、85项具体任务、6个工程专栏和32项重点工程,约20000字。
        第1部分是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牢固树立并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途径,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以培育生态文化为支撑,以绿色美好家园建设、绿色产业培育、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态保护建设、污染综合治理、生态文明风尚塑造等六大工程建设和皖江、淮河、新安江、巢湖流域示范创建为抓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
        主要目标:《实施方案》采取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提出了“1+5”的建设目标。“1”是一个总目标,到2020年,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河一湖”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模式成为全国示范样板。“5”是五个方面分目标,分别为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基本确立、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生态文明新风尚有效形成。同时,设置了“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目标表,列明量化指标35项,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可检查、可考量。
        第2-6部分是五项重点任务。
        一是强化主体功能定位,打造绿色美好家园安徽样板。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大力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国家美丽乡村试点省建设,重点实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镇园林绿化提升,森林城市、城镇创建,绿色建筑推广和绿色乡村建设等5项绿色美好家园建设工程。
        二是创新驱动“调转促”,打造绿色转型升级安徽样板。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幅提升创新、绿色发展水平。为此,《实施方案》明确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入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4105”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绿色产业等方面重点任务,并深入实施“五个一百”专项行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建设、农产品安全保障、特色林产业等5项绿色产业培育工程。
        三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安徽样板。节约资源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就是要强力推进节能减排,着力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切实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实施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建设、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垃圾分类处置及再生利用等4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工程。
        四是保护修复生态系统,构建绿色秀美山川安徽样板。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全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森林、湿地与江河湖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推进、长江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防火及病虫害防控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及封山育林、湿地保护与恢复、水土流失综合整治等7项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
        五是全面推进污染防治,打造蓝天碧水净土安徽样板。环境就是民生。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持续推进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加强土壤、重金属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施空气清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土壤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5项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第7-9部分是三项保障机制。
        一是加强法治建设,构建系统完整的安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为此,要加快健全法规规章和标准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严守能源资源环境生态红线,严格环境监管制度,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经济政策,推行市场化机制,加强统计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着力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二是弘扬生态文化,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安徽样板。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各行各业、千家万户。要努力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在“三河一湖”流域先行先试,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公众广泛参与,重点实施巢湖流域、黄山市、蚌埠市、宣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低碳绿色出行等6项生态文明风尚塑造工程。
        三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成立领导小组,推动形成合力。狠抓贯彻落实,开展定期检查或专项检查,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谢谢大家!

                  
    上一篇: 安徽省规划生态文明建设
    下一篇: 安徽宣城筹建生态文明城市样板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