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三月三”洋紫荆花盛开,吸引了92.2万人次游客前来赏花,一大批世界级摄影家专程到柳州采风创作,国家级媒体也争相报道柳州花海美景。这样的盛况已经持续了三年,柳州花海的美名逐渐风靡全国,迈向海外。柳州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和中国十大美丽城市,柳江环境整治项目还被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大美有形秀山水
一是美在依山傍水,山水抱城轮廓美。柳州在彩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地形优势,利用四面环山的大背景,按照“生态优先、竞翠叠彩”的原则,在山体上种植树木遮挡、美化裸露山石。利用柳江抱城自然形成的U形水环,沿江32公里连续规划了滨江公园和绿化带,形成色彩丰富、开合有度的“白露闻莺、古城柳影、紫荆花雨、碧水秋韵”四大景观区,展现柳州城市的地形轮廓之美。
二是美在绚丽夺目,两花绽放缤纷美。一朵紫荆花将世界各地的游客吸引到柳州,也将柳州的城市知名度推向世界。柳州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思路,通过重点种植洋紫荆、美丽异木棉两种主打红色大花朵植物,在花开季节使整座城市犹如一个大花园,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三是美在土洋结合,花叶组团映衬美。在花园城市建设中,柳州市坚持乡土植物与外来新优植物相结合,突出了市花毛杜鹃和三角花的大量运用。
四是美在画龙点睛,节点造型别致美。柳州大胆运用新型绿化技术,突出绿化美化形式,以灵活移动的花箱补绿、高低错落的立体花架、造型精致的树桩盆景、变化多端的文昌大桥摆花、气势磅礴的园博园花海和观姿优美的滨江路垂直绿化等多样化花卉摆展形式,既有效缓解了绿化用地紧张等问题,又极大增强了花卉展示的观赏性。
“四季皆彩”待提升
近年来,多个城市大力开展“森林大道”建设等工作,先后新建了市民健身公园、遗址公园等一批代表性公园绿地。虽然这些城市的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在所在区域名列前茅,但与花园城市的标准距离相差甚远,绿化、彩化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一是区块布局“轻重失衡”,二是建设风格“千篇一律”,三是植被选择不尽如人意,四是园林色调“绿肥红瘦”。 “他山之石”可攻玉
据悉,浙江省衢州市在进行花园城市建设时,就十分注重借鉴柳州市在这方面的经验。
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多渠道邀请国内知名园林专家来衢,借助“他山之石”助推我市花园城市建设;要主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吸收国际前沿城市绿化的运管理念,汲取众家之长运用到我市花园城市建设中去,充分彰显特色鲜明、又兼容并蓄的大气风范。
一是以系统为篇,统筹谋划建设。衢州在提升绿化彩化品位档次时,要从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上渗透地域特点和文化元素,让城市富有灵性、个性,形成经济繁荣与城市建设良性互动的态势,让市民享受宜居之美,让游客感受玩乐之兴。要运用多传媒开展高强度、大范围的舆论造势,扩大衢州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特色品牌。
二是以时空为轴,凸出花海特色。以时间为轴规划景观,打造“一季为主、四季兼顾,一花为主、多花互动”四季植物景观。以空间为轴规划景观,立足于大区域绿色生态环境,以衢江和乌溪江为主干,以衢江、信安湖、南湖、斗潭湖等水系框架为纽带,打造沿岸独特的彩化景观带。
三是以历史为根,彰显城市厚重。城市因历史而有风韵,城市因古树而有历史。依托衢州南孔文化、众多古城门、古城墙遗址等现有的物化载体,栽种树型饱满、景观优美的大树,承载衢州厚重的文化内涵,成为城市绿化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线。
四是以节点为头,塑造精品景观。按照“一街一景”“一园一品”的原则提升改造道路、公园、街头绿地等景观,多角度挖掘各种植物的文化寓意,融合衢州城市历史、风情、民俗等文化元素,借助诗情画意的表现方式,赋予植物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全市是花园、处处是精品”的花园城市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