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1日星期五农历乙巳年(蛇)八月十六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省内聚焦
    北京:城市森林留住1.4亿立方米雨水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16年7月25日  ‖  查看1520次  ‖  
    这几天,海淀中关村森林公园多了10多处水景观,上周本市进入主汛期的首场强降雨,让公园里的一处处集雨坑变成了“雨水花园”。包括中关村森林公园在内,本市近年来在平原地区营造了105万亩城市森林。这些新造林地如一片片绿色海绵,吸纳着天上来水。据测算,上周至少有1.4亿立方米雨水通过城市森林下渗,回补地下水资源。
      和很多常见的城市公园不同,中关村森林公园的地形高低起伏,如丘陵一般。“这叫微地形。”参与公园景观设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微地形仿照的是山野森林的环境,有阳坡,有阴坡,有高处,有低处。它让造林空间更加立体,可以为植物提供不同类型的生长环境,同时还有强大的集雨能力。
      进入公园,每隔三四百米就能看见一处水坑,水面清浅,周围环绕着菖蒲、鸢尾等耐水植物。“这些都是前几天下雨,从小山坡上汇流下来的雨水。”这位负责人介绍,这样的集雨坑整个公园里有10多处,面积从100多平方米到两三千平方米不等。平时坑里没水,下雨时,雨水从高处汇集到这里,并逐渐回补到地下。因为只有雨季来水,这些集雨坑又被形象地称为“雨水花园”。
      本市在平原造林工程中新建了中关村森林公园、东郊森林公园、青龙湖森林公园等18处特色公园,这样的“雨水花园”分布在各个新建公园里,汇集宝贵的雨水,同时让新栽树木免受洪涝之灾。
      比“雨水花园”集雨能力更强的是成片的湿地森林。湿地森林在过去低洼的藕塘上建设,所栽植树木普遍耐水耐湿。林地间,有大片广阔洼地,可在雨季时汇流雨水,形成季节性的水景观。
      通州区马驹桥镇小杜社村西的240亩生态景观林,就是其中一片湿地森林。这几天,林子中央的洼地,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湖面,几只白鹭在水面上翻飞,附近来遛弯的村民络绎不绝。
      “像这样具有蓄水功能的湿地森林,全市共营造了5.3万亩。”市林业工作总站站长王金增介绍,湿地森林就好比一个个被树木环绕的生态蓄水池,所拦蓄的雨水除了回补地下,一部分还能用于林地灌溉。
      昌平南口大沙坑、怀柔大沙坑等地势低洼的平原造林地块,上周蓄积的雨水量也颇为可观。7月20日,昌平南口大沙坑积水最深处达到2米。这几天,雨水透过砂石层逐渐下渗,回补到地下空间。
      “实际上,即便是最普通的林地,集雨能力也非同一般。”王金增介绍,林地的林冠对雨水有拦截作用,林下植被和树木根系可有效吸收雨水,减少地表径流速度,使降水更多地渗入土壤。科学研究表明,林地土壤透水性为草地的2至5倍,农田的3至10倍,树木根系深为1米时,林地绿地的土壤可蓄水量每亩约100立方米。100万亩林地绿地的土壤可蓄水量则达到1亿立方米,相当于100个昆明湖的集蓄雨水能力。
      上周强降雨,绝大部分雨量下在了平原地区。据初步测算,全市105万亩平原新造林在上次降雨中吸收的雨水资源达1.4亿立方米(含5.3万亩湿地森林的蓄水量)。随着主汛期的到来,这些绿色海绵还会继续施展身手,留住宝贵的水资源。
                  
    上一篇: 关于合肥市政府投资园林绿化重点项目预选承包商(I组)初选名单的公示
    下一篇: 安徽六安:首届园林论坛成功举办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