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6日星期六农历乙巳年(蛇)九月廿三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讯息
    沪三大文化地标 融入都市的东方园林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16年5月17日  ‖  查看2125次  ‖  
    作为上海“十三五”公共文化布局的重点设施,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博物馆东馆和上海大歌剧院预计于2020年在浦东新区基本建成。依托三大文化项目的国际青年建筑师设计竞赛今年2月启动后,收到参赛作品450件。15日公布的2016上海重大文化设施国际青年建筑师竞赛结果,传递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在功能设计方面的新思路。
      摆脱资历、经验限制的青年建筑师,以别具一格的作品,为公共文化设施注入想象力。收获上海图书馆东馆设计二等奖的郑馨,今年还是同济大学的大四学生。在她眼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传统功能逐步萎缩,而社交和分享方面的功能正在增加。“我们想通过设计,对图书馆重新定义,对其功能重新探讨。在提供纸质和电子阅读的同时,把图书馆变成一个以文化为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
      在很多城市,博物馆都是气势雄伟的建筑,拥有严谨的中轴对称设计,以凸显城市文化“地标”的感觉。不过,在收获上海博物馆东馆设计一等奖的青年设计师李立笔下,博物馆变成了一座繁华都市里的东方园林。“实地查看时,发现博物馆建设基地附近有很多绿地,设计成园林风格既能融入周边环境,也和上海博物馆在青铜器、书画等藏品方面的特色契合。”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长孙继伟表示,青年建筑师竞赛主要考虑创意。从参赛的设计作品看,反映出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两大发展趋势:一是即使建设重大文化项目,也不是让市民“仰视”,而是尽量吸引其“走进”,强化公共活动空间的角色;二是功能不再单一,而是更加综合、多元。
      “要善于从细节提升市民文化素养。”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汪孝安说,建筑既是文化的活动载体,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让年轻人参与重大文化“地标”设计,有利于提升社会对于建筑美学的鉴赏水平。
                  
    上一篇: 沈阳:道路绿化万株苗木改由政府采购
    下一篇: 昆明:遭寒潮小叶榕和天竺桂等品种不佳绿化拟封杀21种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