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河南省南阳市林业局副局长刘化忠
“我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已在南阳林业系统干了35年,还从没见领导像今年这样重视绿化。目前我们已举行3次现场会,每次市委书记、市长都参加,督导工作。”谈起今年的绿化,南阳市林业局副局长刘化忠有些激动。在南阳,一场全域绿色化的大造林大绿化攻坚战已经打响。
高位推动成效显
刘化忠告诉记者,早在去年冬天,南阳市委、市政府就作出了在全市开展大造林大绿化的部署,市委、市政府把造林绿化作为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高效生态先行示范市的大事要事来抓。
据刘化忠介绍,南阳市委书记穆为民对今年的造林绿化极为重视,多次进行专题调研,并先后6次对造林绿化工作作出批示。为确保造林绿化工作的顺利推进,市委市政府成立了4个督查组,各县区也都成立了高规格的督查领导小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亲自挂帅抓落实,表扬先进,约谈落后,加压增责,力促工作开展。
在绿化投入方面,南阳市多方筹资。一是争取退耕还林、长防林、林业生态省提升工程建设资金2.79亿元资金。二是市县列出专项资金进行奖补,目前已投入造林资金2.78亿元。三是创新机制,吸引社会资金5.6亿元投入造林绿化。据统计,南阳市已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1.17亿元,对大造林大绿化形成了强力保障和推进。
重点推进抓三带
“以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市为目标,全面提升城市美景、山区绿屏、平原绿网建设水平,构建‘三区三带’生态建设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天蓝、地绿、水净的大美南阳,这是2016年南阳市造林绿化工作方案的总体指导思想。”刘化忠告诉记者,2016年南阳重点实施了三大工程,即南水北调干渠生态廊道建设提升、白河生态防护林建设以及高速路、国道通道绿化。
“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南阳居于特殊的位置,是工程的渠首源头。南阳境内有185公里干渠,保水质与保稳定并列为南阳的两大政治任务,南水北调干渠生态廊道建设是南阳绿化的重中之重,而且都是高标准建设。”刘化忠说。
在南水北调工程现场记者看到,干渠两侧的绿带已蔚然成景,乔木下套种着花灌木。据介绍,干渠生态廊道都是按100米宽来绿化的,重点地段100米宽建设的均是永久生态林,一般地段靠近干渠50米建设永久性生态林,外侧50米种植生态经济林或以圃代林。树种也改变了以前清一色的杨树景观,增加了柳树、栾树、白蜡、法桐、女贞等乡土树种。白河是南阳的母亲河,白河沿线绿化同样借鉴南水北调干渠造林绿化经验,两岸各100米标准全线推进绿化。
另外,环城高速两侧各100米,其他高速两侧各30米的绿色通道也实施了全线改造提升建成永久性生态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