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星期一农历乙巳年(蛇)八月十二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快讯
    解读厦门城市总体规划 未来一岛一带多中心
    信息来源:厦门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16年4月15日  ‖  查看1994次  ‖  
        今年2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复通过《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勾勒出美丽厦门未来的城市轮廓。那么,未来厦门将如何发展?昨日,厦门市规划委副主任任国岩在接听市长热线时,从空间布局、区域统筹、生态规划、基础设施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1.空间布局
      “一岛一带多中心”海湾城市
      “城市空间布局的优化,是这次《总体规划》的一大亮点。”任国岩说,之前厦门布局似众星捧月般注重单核发展,未来将被组团发展多中心环湾城市带的新格局逐渐代替,最终目标是形成“一岛一带多中心”的组团式海湾城市格局。其中,“一岛”为厦门岛,“一带”指环湾城市带,串联起海沧、集美、同安、翔安,辐射漳州开发区、龙海、角美、南安、金门等区域;“多中心”是各区级中心。组团之间,由海域、山体和生态绿廊分隔,总体形成城市与自然相互融合的生态型结构模式。
      任国岩表示,未来五年厦门的发展方向就是继续贯彻“跨岛发展”战略,城市战略重心和投资重点转移到岛外,优化厦门岛、整合环西海域、拓展环东海域。
      2.区域统筹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本次《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厦门全市域范围,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全域规划带来最显著的好处,就是能够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安排岛内外城镇空间布局以及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共同发展。同时,资源配置问题也将被重点关注。
      任国岩表示,未来,厦门市还将大力推动与城区连为一体的东孚、灌口、后溪、西柯、新民、五显、新店、洪塘、内厝、马巷等10个镇的城市化进程,新圩镇、汀溪镇将作为重点建设对象,同时保护位于生态协调区内的莲花镇。
      此外,《总体规划》也对厦门在厦漳泉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提出进一步规划和要求,包括以泉州产业优势为依托,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尽快形成厦门湾、泉州湾组合大都市区;构建滨海环湾发展走廊,并向西南、西北延伸等。
      3.生态规划
      划生态控制线,保护旧城区
      厦门的规划建设要空间集约、宜居、山清水秀,这是国务院批复中提出的又一要求。对此,任国岩表示,厦门划定生态控制线,包括林地、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保护区、重要的溪流水系等,划定陆域生态控制线981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57%。
      值得一提的是,在旧城区保护方面,厦门规划5处历史文化街区,包括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厦港历史文化街区、集美学村历史文化街区、同安旧城历史文化街区。任国岩表示,基于厦门“山水相间、陆岛相望”的自然条件,厦门将建成一个立体化、多层次、体现山海格局风貌的海上花园城市。
      4.基础设施
      打造公交都市,建海绵城市
      基础设施配套在《总体规划》中被提到了全新的高度。
      交通方面,通过完善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至2020年厦门将形成“中心放射、环湾联络”的轨道交通网络框架,线网规模约270公里,其中1-4号线陆续开工建设。
      而在城市道路系统中,打造“公交+慢行”为主导的公交都市和绿色交通示范城市,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多方式协调利用的公共交通运输网络系统。厦门还将规划岛外带状快速路,对接漳州和泉州,与放射状快速路衔接构成“两环八射”快速路系统。
      基础设施建设还将深入贯彻海绵城市理念,高标准建设城市雨污水收集、排放、处理系统,建设污水处理回用工程;大力推进综合管廊建设。
                  
    上一篇: 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 18日苏州启幕
    下一篇: 中央媒体走进茂名探访林业新实践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