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市规划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工作计划,今年我市将启动合肥国家级滨湖新区规划研究,完成合肥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规划编制。
-
今年,市规划局除了完成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成果报批和备案工作之外,还要完成合肥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新型城镇化、合肥市轨道交通1~5号线沿线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发展、有轨电车、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规划编制。同时,启动合肥国家级滨湖新区规划研究、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环巢湖旅游休闲示范区和合肥都市圈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城市出入口交通规划。
-
一街一特色,一路一主题。今年,我市将启动城隍庙二期、四牌楼空中连廊、淮河路街区、宁国路、黄山路、长江西路、临泉东路、寿春路、长江中路、包河大道、上海路等精品道路项目建设。同时,开展城市门户地区、景观节点等重要区域的城市设计工作,三孝口地区、高铁南站北部地区、少荃湖产城融合示范区等重要地块的城市设计工作,也将全部启动。
-
相关新闻: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已报国家审批
-
3月7日下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张庆军接受了新华网的专访。张庆军透露,“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将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创新发展上打造新引擎;并依托丰富的科技资源,力争将合肥市打造成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人才特区。
-
谈创新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
“合肥是一座创新之城,创新发展已经成为合肥跨越赶超的强大引擎。‘十三五’期间,我们将构建一个完整的创新发展体系。”张庆军介绍,合肥将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力构筑超导核聚变中心、中国量子中心、空地一体化网络等一批国家级重大工程平台。
-
在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同时,加快建设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大力打造联合微电子中心、离子医学中心、分布式智慧新能源集成创新平台等一批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
-
加速推进中科大先研院等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十三五”期间,合肥市建设10个以上新型协同创新平台。此外,合肥还将加快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形成10个以上国家级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
张庆军表示,接下来,合肥市加快打造若干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世界级光伏产业集群,打造中国IC之都、“中国声谷”和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离子产业集群、智能制造产业集群、生物产业集群。到2020年,建成4个千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
谈目标
-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到2020年,合肥市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谈及未来五年的前景,张庆军充满信心。张庆军表示,到2020年,合肥市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全面塑造。
-
张庆军也透露了未来几年努力的7个目标,“首先是经济总量位次前移。”经济增速力争“两位数”,保持全国省会城市前列;总量位次稳居全国省会城市“十强”,并力争前移进八。到2020年,合肥市的经济总量冲刺10000亿元。
-
在创新水平达到全国一流、城市功能显著增强的同时,民生福祉也要持续改善。“十三五”期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力争突破4万元,城乡实现充分就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建成健康合肥。
-
除了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外,合肥市的生态环境也将不断优化。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要基本建成,巢湖水质总体达到地表四类水标准,森林覆盖率超过2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空气质量优良率进一步上升。
-
谈挑战
-
“科技资源丰富是合肥的独特优势。”张庆军介绍,合肥拥有中科大等各类高校60所,国家大科学工程5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132个,各类研发机构超过1000家,在肥工作的两院院士达到82人,在校大学生50多万人。“创新既是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也是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
“在突出平台建设,强化力量整合的同时,合肥市还要构建人才特区,打造创新人才辈出的高地。”张庆军表示,“没有人才支撑,再好的创新愿景最终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
多年来,合肥市坚持以战略思维、开放视野、发展眼光来抓好人才工作。张庆军说,“我们将以制度吸引人才,以产业培养人才,以平台集聚人才,努力把合肥建成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人才特区。”
-
谈聚焦
-
当被问及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最关注的话题时,张庆军说,“我最关注的是创新发展、生态建设和民生保障这三个议题。”
-
“创新也需要空间载体,我们提出打造一个以创新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张庆军介绍,去年12月底,新区申报材料已正式上报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这次安徽省代表团向全国人大提出的建议中,就包括支持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张庆军表示,下一步,合肥市将以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揽,大力实施全市域小流域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
“近年来,合肥市每年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80%左右。”张庆军透露,以后合肥市将继续加大在民生方面的投入,为民多办实事,将幸福合肥的名片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