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安徽代表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并举行团组活动。整个会议期间,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锦斌等相关领导重点提及了安徽未来环境治理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及相关目标。
“群众关心的污染之患要铁腕治理。”李锦斌表示,“十二五”期间,安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生态强省建设,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民生效益的全面提升。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超额完成,社会关注的淮河和巢湖的水质稳定向好,尤其是新安江流域,在全国率先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已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去年全省PM10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80微克,同比下降15.8%。
“十三五”期间,安徽的生态建设目标是生态质量明显改善,雾霾天气基本消除。李锦斌指出,全省将展开生态空间优化、生态功能修复、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力求基本建成大别山区、皖南山区、江淮丘陵三大生态屏障。同时,完成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和“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形成更加完善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功能,使宜居宜业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标志。
环保是一项从政府、企业到个人都要参与的“事业”,对于如何更好更快地重现“青山绿水”,安徽省环保厅厅长缪学刚列出了四点建议。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环保法》明确提出要在全民普及。”他表示,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要带头将其列为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各级政府教育部门要尽早让环保的法律法规、生态保护的常识进入课堂。缪学刚打比方说,如果只有交警知道交规,开车的、步行的、骑车的、走路的都不了解,交通状况可想而知,环境保护同样如此。
农村作为环境保护的“短板”要加大投入力度。缪学刚说,农村污染点多面广,各级党委政府也下了很大功夫,但还处于起步和初级阶段,需逐步实现全覆盖。在农村,种植业有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污染,养殖业有畜禽粪便污染,还有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面源污染治理不到位的话,点源污染的治理成效也会出现反弹。
三是要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中央已经提出环保机构和队伍要实现垂直结构,但垂直并没有改变人数和专业结构。《环保法》要求乡镇也要配备环保管理人员,但是从各省情况看,均没有编制条件的余地,建议中央相关部门予以特批。
最后,保护和治理重要,督查同样重要。建议中央对各省两年一次进行环保督查,各省市也要将相应的责任追究落到实处。明确各有关职能部门的职责,消除现在的一些模糊地带。缪学刚表示,等到有了污染再追责也就迟了。这种责任分解是为了对各级相关部门起到督促作用,做好预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