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名:臭椿
学名:Ailanthus altissima
别名:臭椿皮、大果臭椿
花期:5-6月
生态性状:喜光植物
观赏性分类: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
科:苦木科
属:臭椿属
分布地区
在中国,南自广东、广西、云南,向北直到辽宁南部,共跨22个省区,而以黄河流域为分布中心。垂直分布在海拔100~2000米范围内。喜光。不耐严寒。在年平均气温7~19℃、年降雨量400~2000毫米范围内生长正常;年平均气温12~15℃、 年降雨量550~1200毫米范围内最适生长。产各地,为阳性树种,喜生于向阳山坡或灌丛中,村庄家前屋后多栽培,常植为行道树;分布于我国北部、东部及西南部,东南至台湾省
形态特征
臭椿属共约10~15种,主产亚洲东南部。中国有6种3变种1变型。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米,胸径1米以上,树冠呈扁球形或伞形。树皮灰白色或灰黑色,平滑,稍有浅裂纹。枝条粗壮。小枝粗壮。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近基部叶缘具少数粗齿,卵状披针形,叶总柄基部膨大,齿端有1腺点,有臭味。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顶生,花小,杂性,白绿色,花瓣5~6,雄蕊10。翅果,有扁平膜质的翅,长椭圆形。种子位于中央。
生长习性
喜光,不耐阴。适应性强,除黏土外,各种土壤和中性、酸性及钙质土都能生长,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耐寒,耐旱,不耐水湿,长期积水会烂根死亡。深根性。对烟尘与二氧化硫的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能耐干旱及盐碱,且生长速,对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可作城市、工矿区和农村绿化树种。 根皮和茎皮作药用,有燥湿清热、消炎止血的效用;茎皮含树胶;叶可饲椿蚕,浸出液可作土农药;种子含脂肪油30—35%,为半干性油,残渣可作肥料; 根含苦楝素、脂肪油及鞣质。用种子或根糵苗分株繁殖。
栽培繁育
一般用播种繁殖
主要病虫害
危害臭椿树常见的虫害有立枯病,瘿螨,盲蝽这三种。
园林用途
臭椿树干通直高大,春季嫩叶紫红色,秋季红果满树,是良好的观赏树和行道树。可孤植、丛植或与其它树种混栽,适宜于工厂、矿区等绿化。 在印度、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等常常作为行道树,颇受赞赏而成为天堂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