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5-10米,稀达20米。树皮褐色或深褐色,粗糙。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紫色或紫绿色,近于无毛;多年生枝淡灰色或灰褐色,稀被蜡粉。冬芽小,褐色,长卵圆形,鳞片内侧被长柔毛。叶纸质,基部近于圆形或楔形,外貌椭圆形或倒卵形,长6-10厘米,通常浅3裂,裂片向前延伸,稀全缘,中央裂片三角卵形,急尖、锐尖或短渐尖;侧裂片短钝尖或甚小,以至于不发育,裂片边缘通常全缘,稀具少数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钝尖;上面深绿色,下面黄绿色或淡绿色,被白粉,略被毛,在叶脉上较密;初生脉3条,稀基部叶脉也发育良好,致成5条,在上面不显著,在下面显著;侧脉通常在两面都不显著;叶柄长2.5-5厘米,淡紫绿色,细瘦,无毛。萼片5,黄绿色,卵形,无毛,长约1.5毫米;花瓣5 ,淡黄色,狭窄披针形或匙状披针形,先端钝圆,长约2 毫米,雄蕊8,与萼片等长或微短,花盘无毛,微分裂,位于雄蕊外侧;子房密被淡黄色长柔毛,花柱无毛,很短、2裂,柱头平展或略反卷;花梗长5-10毫米,细瘦,嫩时被长柔毛,渐老近于无毛。翅果黄褐色;小坚果特别凸起,直径6毫米;翅与小坚果共长2-2.5厘米,稀达3厘米,宽9-10毫米,中部最宽,基部狭窄,张开成锐角或近于直立。花期4月,果期8月。
生态习性
弱阳性树种,稍耐荫。喜温暖、湿润环境及中性至酸性土壤。耐寒,较耐水湿,萌芽力强,耐修剪。树系发达,根蘖性强。
分布情况
中国东部、华中及广东和贵州。主产长江中下游各省,北到山东,南至广东、台湾均有分布;日本也产。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1000m以下之山地及平原,多生于山谷及溪沟两旁。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秋季采种,去翅干藏,至翌年春天在播种前2周浸种、混沙催芽后播种,也可当年秋播。一般采用条播,条距25cm,覆土厚1.5~2cm。每亩播种量3~4kg。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遮荫,当年苗高约60cm。三角枫根系发达,裸根移栽不难成活,但大树移栽要带土球。
虫害防治
刺虫
刺虫应是刺蛾幼虫俗称刺子或蠖蟪,危害三角枫的刺蛾为樟刺蛾幼虫,为南方广布性虫害。
防治方法
①数量不多时可用镊子夹下杀除。
②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1200~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杀除。
大叶黄杨
有黑头绿身小肉虫,啃咬嫩叶嫩茎。此应为黄杨螟幼虫危害,除危害黄杨外还危害卫茅、扶茅藤等花木,我国华北以南均见危害。
防治方法
喷洒60%敌马合剂800~1000倍液或50%螟松乳油1000~1200倍液杀除。
园林用途
三角枫树姿优美,叶形秀丽,叶端三浅裂,宛如鸭蹼,颇耐观赏。春初新叶初放,清秀翠绿;入秋后,叶色转为暗红或老黄,更为悦目。如在夏末秋初,将其老叶摘去,施一次速效氮肥,半月以后,又发出鲜嫩新叶,淡绿或带红,可增加其观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