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30周年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成立70周年。
30年来,中国世界遗产蓬勃发展,成为全球世界遗产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世界遗产48项,总数位居全球第二;其中,自然遗产10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数量分别位列世界第二、第一,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在有效保护国土范围内最优美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等热点地区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类文明的不懈努力和责任担当。
2015年10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在云南澄江联合举办纪念研讨会。会议回顾、分享和讨论了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经验,探讨了未来世界遗产、国家公园发展战略,并形成《澄江宣言》。中国世界遗产保护本土化、遗产保护的社区参与、管理能力提升、青少年教育等热点话题;以具体案例交流的形式分享了遗产地保护管理经验;为中国丹霞、澄江化石地、新疆天山以及中国南方喀斯特二期世界遗产地颁发了世界遗产证书。
在此次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发展公报(1985—2015)》。公报指出,中国世界自然遗产事业在管理体制、保护监测、能力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保护自然生态的标杆、践行生态文明的典范、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促进国际合作的桥梁。住房城乡建设部致力于积极推动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监督工作,构建了较为完备的世界遗产申报、保护与管理支撑体系,有效履行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使中国在世界遗产国际舞台中充分展现了负责任遗产大国的形象。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资源保护工作责任重大,需要牢固树立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理念,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好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健全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的相关法规和制度;强化遥感监测和能力建设;加大宣传和公众参与。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依托风景名胜区等法定保护体系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遗产管理模式,为其他国家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深化了国际交流。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倪虹、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副局长佩吉·奥黛尔(Peggy
O’dell),以及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等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及其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遗产地管理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和国际有关组织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