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 美丽城镇、 美丽乡村, 密不可分; 转变发展方式、 建设生态文明, 相伴而行。园林绿化作为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然而, 发展理念、 管理体制、推进机制、 资金支撑、技术路径等一系列问题尚待破解。与时俱进, 乘势而上;综合统筹, 奋力发展……城乡建设理事会的专家同仁, 高峰恳谈, 深思熟虑, 直陈灼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宋春华:
—— —建设美好家园要坚持四大原则
近十年来, 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快速发展。 “十一五” 末, 我国建成区绿地率达 34.47%, 2011 年达到34.7%,人均公园面积 11.74 平方米。整个 “十二五”期间及未来, 我国的园林事业将会更快发展。预计“十二五” 末, 绿地率将达到 37.2%,人均公园面积达到 13.15 平方米。尽管如此, 我国的园林绿化跟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不少差距。国外的绿地率一般都在 40%-70%, 因此我们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面对资源约束趋紧、 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十八大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纳入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 融入经济、 社会、文化、政治各个方面, 这是重大的举措。
在建设低碳社会、 绿色人居、 美丽中国过程中,园林绿化肩负重任, 所以我们应该认清使命、更新观念,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为子孙留下天蓝、 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设我们美丽的中国。
“十二五” 和未来一段时间, 园林绿化工作将进一步落实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 全面推进城市的绿线管理, 要合理增加城市力量, 提高绿地品质; 要加强生态机制的保护,注重生物多样性; 要加大基础
研究, 强化管理。 我想在这个过程中, 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突出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园林绿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效益, 我认为首要的是生态效益, 尤其是在当前大气、 水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更要发挥好园林绿化在吸收二氧化碳、 碳惠、 降低 PM2.5、 防微尘等方面的效益。这
是一个低成本、 见效快的重要措施。 所以, 我认为不管是新区的开发, 还是旧城的改建, 这个过程中间都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要保证在有足够绿地率的前提下去全面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
二要坚持公益性原则, 提高服务能力
园林绿化是由政府主导并提供涉及民生的公共产品。 所以, 政府在规划、政策、 资金、 管理等多方面, 都要给予重视,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我们园林绿化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现在我们的城市缺什么?我认为是缺公共空间, 缺绿地。 我们的高楼大厦太密集了, 我们最缺的就是公共空间。所以我们要增加开放性公共空间,增加公共绿地。只有这样, 我们的生态环境和景观形象才能得到改善。以前我们往往是见缝插绿, 我觉得这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建立起整体的绿地系统和生态体系,这样才能取得一个好的效果。
三要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园林绿化的人文内涵
光 “绿” 还不够, 还要跟建设文化强国、 城市形象、 城市文化建设等紧密联系起来。我们应该更多地包容文化内涵和艺术要素,以我们特有的园艺形象和植物造景与人互动, 让人们获得一种美学的体验, 寓教于景, 陶冶情操, 滋润心田。
四要坚持永续利用的原则, 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
现在的管理我觉得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比如乱砍乱伐、 盲目移植、大树进城。有些大树进城之后活不成, 活了以后也表现不好, 而且是一换季就容易有这种情况, 没有永续利用。
要做到永续利用,就要从粗放管理转型为精细化、 生态型管理。 比如说浇水, 在以色列、 埃及、 约旦河的某些地区, 虽然水资源稀少, 但绿化却非常好,靠的就是滴灌, 这就是精细化管理, 而我们很多缺水城市依然是满浇满灌。在这些方面, 我们要多学习, 只有这样, 才能把园林绿化事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