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4日星期五农历乙巳年(蛇)二月廿二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会员专区 >> 会员动态
    合工大设计院:笃行四十五载 匠心筑建未来
    信息来源:安徽日报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0日  ‖  查看234次  ‖  

    ▲《安徽日报》2024年12月20日第15版

         四十五载砥砺前行,四十五载风雨兼程,自 1979 年成立以来,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工大设计院)已走过四十五个春秋。在规划、设计的历史长河中,合工大设计院始终以国家发展大局为重,开拓进取,突出主业主责,聚焦创新发展,推进智慧城市、智能建造,不断标注出设计的新坐标、新起点。积蓄动能:为社会提供一流的产品与服务翻开合工大设计院厚重的历史册页,可以看到,45 年来,合工大设计院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的全资企业 ,始终跟随国家前行的步伐 ,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 ,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1979 年,合肥工业大学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必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批准建筑工程系成立建筑设计室,组建了十余人的团队,将教学与建筑创作相结合。在之后的岁月里,设计室从研究所、设计研究院逐步成长为如今的集团公司。“设计室刚成立时,我们是在学校的一间教室里工作的。后来,又搬过图书馆、地下室……在学校里辗转了很多个地方,直到 2003 年才拥有了独立的办公场所——三立苑。”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云海从事建筑行业工作已有 40 余年,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后,便一直见证着合工大设计院的成长与壮大。在他看来,能吃苦、肯拼搏,是企业最好的座右铭。“ 只要有新员工入职 ,我们都是手把手 、毫无保留地把过去的经验传授给他们。”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王珺 看来,“传、帮、带”同样是企业逐步发展壮大的关键。“设计院就像是一个孵化器,孕育出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大师和作品。”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孙洁自 1988 年起便加入合工大设计院工作,先后负责建筑结构、施工图审查等工作,在人才培育、作品创作上,坚守质量关。合工大设计院作为依托合肥工业大学深厚广博的学术、科研和教学资源成长起来的学科型企业 ,从成立之初 ,就肩负着“为社会提供一流的产品与服务”的重要使命。在传统的教育、金融、医疗、办公、房地产和商业综合体等民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合工大设计院还开拓了岩土工程、工程监测、国土空间规划、市政工程、新能源与电力工程、水利工程、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与智能建筑等市场领域,用智慧与汗水绘制出一幅幅城市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合肥市创意文化重点产业链企业,合工大设计院建有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安徽省徽派建筑研究院、安徽省城市风貌与空间环境更新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依托高校开展产学研创,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同时,合工大设计院坚持质量至上,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该院目前已拥有甲级资质11项,乙级资质26项。完成的项目共获国家级奖项 44项 ,教育部奖项85项,省级奖项378项。先后被授予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优秀建筑业企业、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

    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项目 

        守正创新: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近年来,合工大设计院紧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建筑及智慧城市等行业热点,融合求变,守正创新。既坚守传统建筑勘察规划之基,又紧抓高质量发展转型先机;既深耕传统专业领域,又拓展新兴赛道;既塑造新动能,又构筑新优势。作为安徽省一流综合勘察设计集团,合工大设计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专业品质为美好安徽建言献策。“为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加快实现从‘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迈进 ,我们今年参与主编了《安徽省高品质住宅设计指南(试行)》。”据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一敢介绍 ,该指南已于2024 年10月正式出台,对于提升住宅建设品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增强安全耐久性 、提升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 ,合工大设计院还主编了《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标准》,设计的安徽省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也已于今年3月正式开工。

    城市更新领域,合工大设计院积极投身于课题研究与实践,参编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城市更新策划与评估标准》、安徽省地方标准《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指南》、行业标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深度参与了仰光片区城中村改造 、庐阳区四里河左岸城市更新(一期)等合肥市关键项目 ,致力于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为居民营造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推动合肥向宜居、韧性及智慧城市的目标迈进。

    ▲合肥市第六中学新校区项目和美乡村建设方面,合工大设计院参编安徽省地方标准《安徽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安徽省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设计的六安市独山镇太安村、黄山市休宁县海阳镇瑯斯状元村等多个村落,成功入选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展现了其在乡村振兴领域的卓越贡献。历史建筑及文物保护方面,合工大设计院彰显专业实力,对庐江矾矿工业遗址等多个重要建筑进行保护加固与再利用,同时,该院还承担了海军安庆医院同仁医院旧址病房楼、潜山市野寨中学忠烈祠及舒城高峰乡新四军司令部旧址等文物、传统建筑修缮与恢复建设工作,为传承历史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同时,随着国家“ 双碳 ”战略深入实施,合工大设计院作为国内节能绿色与智能设计领域的先行者,高度重视节能工作,奠定双碳与智能化发展坚实基础。主编《公共建筑通信设施技术标准》《公共建筑供暖空调能效提升技术标准》等多部省级地方标准 ,参编安徽省地方标准《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检验规范》,入选安徽省发展改革委第二批合同能源管理合格供应商。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勇作为合工大设计院暖通专业的领头人,如今,正引领骆岗公园锦绣湖能源站设计建设 ,该站以地源热泵为核心 ,多元互补 ,高效利用浅层地热资源 ,制冷供暖两相宜,展现先进能源应用典范。水利工程方面,合工大设计院完成了《安徽省农村供水保障提升实施方案(2023-2025 年)》,天长市白塔河综合整治工程、阜南县城东水厂和城南水厂勘察设计、天长市金牛湖新区水系规划等项目。

    在推动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转型的征途上,合工大设计院积极推行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参编安徽省地方标准《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指南》,并与国产软件公司紧密合作,共同探索创新应用。同时,全面实施协同设计理念,激发内部团队活力,通过举办协同设计竞赛,促进技术交流与创意碰撞。该院获全国第十三届“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应用大赛自主图形平台类 BIM 应用一等奖,2024 年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

    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公共平台项目 

    谋定未来:开启数字化转型“新”征程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45 载风雨兼程,合工大设计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资质资信全面升级,业务涵盖工程建设全产业链,并逐步扩展至和美乡村、城市更新、水利、消防等民生领域。“我们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学科优势,将设计与土木工程、环境、能源等专业紧密契合 ,在产教研学方面做出了许多成果 。”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万力表示,该院提供的服务已经从单一的设计,转型为标准制定、课题研究等综合服务。合工大设计院通过服务学科建设,强化产业链的连接、补充和延伸,实现建设工程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立足知识密集型行业本质,合工大设计院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提升市场敏感度,不断升级业务能力和模式,提高组织效率和人员效率。坚持学科赋能,不断提升策划咨询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全过程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作为高校设计院,未来,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产学研创融合、专精特新显著的百年高校企业。”安徽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彤阳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该院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引擎 ,立足安徽,跨区域多领域为社会提供一流的设计产品和服务。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深耕核心优势业务,赋能新兴热点领域;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提升现代企业治理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化创新策源,推动科技创新,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区域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创,协同培养人才,服务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国际知名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合肥)技术中心项目 图片摄影/孙智,浏览《安徽日报》电子版2024年12月20日第15版原文。


                  
    上一篇: 情系灾区 华艺人在行动
    下一篇: 没有了...!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