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5日星期六农历乙巳年(蛇)八月初十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首页
走进协会
协会简介
会长致辞
组织机构
协会章程
会费管理
入会指南
大事记
协会动态
新闻发布
近期活动
教育培训
电子期刊
会议博览
行业资讯
业内快讯
国内讯息
省内聚焦
会员专区
会员动态
企业资质
会员风采
品牌展示
行业招聘
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法规
地方政策法规
相关政策法规
行业资源
人力资源信息
苗木供需信息
花卉、草坪供需信息
附属资材供需信息
行业规范
自律建设
服务窗口
业务交流
环球博览
徽派园林
世界园艺
风景旅游
园林论坛
理论研究
科普科技
专家视野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快讯
世界称赞中国绿色发展走在前列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8日 ‖ 查看1509次 ‖
11月15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丛林镇,早晨的薄雾好似轻纱在山间漫舞,秋色美景,令人心旷神怡,让人陶醉。万盛经开区有着70多年的企业化采煤历史,形成了180平方公里的沉陷影响区。近年来,万盛加快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修复,将绿色还给矿山,通过开展规模植绿行动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山体植被恢复、危岩治理、水资源恢复、土地整治、道路改造等治理成效明显。 曹永龙摄(人民视觉)
近来,作为全球累计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作为正式退出《巴黎协定》的国家,美国不反躬自省,倒是在环境治理领域频频指责中国。然而,中国在环境治理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中国在环境治理领域的承诺振奋人心。与美国的“甩锅”、推责不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环境治理实践赞誉有加。
“从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
近日,西班牙El Boletin新闻网站发布题为《中国在气候治理上引领他国》的报道。报道援引安联分析师的报告称,后疫情时代,中国不仅引领世界经济复苏,也从气候治理的跟随者转变为引领者。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自2000年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800%以上,欧盟和美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仅分别增长了230%和160%。报告指出,在2000年,中国、欧盟和美国在这一领域的水平大致相同,而现在,美国和欧盟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比中国相差很多。报告也指出,中国的电动汽车存量高于美国和欧盟之和。
英国《卫报》指出,中国是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最大投资国、生产国和消费国。世界上1/3的太阳能发电厂和风力涡轮机都位于中国。世界上所有的乘用电动汽车中有一半行驶在中国的公路上。法国《世界报》网站报道指出,中国的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机产量已经占全球一大半,还是电动汽车市场份额最大的国家。
西班牙埃菲社的报道注意到,根据中国汽车
工程
学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报告,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中国市场份额50%以上,纯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占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报道预测,中国汽车产业碳排放将于2028年左右达到峰值,至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报道认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提出的路线图对于中国汽车节能减排能够起到助推作用。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评论文章说,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治理荒漠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俄罗斯“自由媒体”网站报道援引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说,1990年至今,全球共有4.2亿公顷森林遭到毁坏,中国的森林草地面积却增长了3300万公顷。中国去年底通过了新修订的森林法,加强对森林资源保护的监督,促进提高森林利用效率。中国对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作用日益上升。
截至2019年底,中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中国对外承诺的碳减排2020年目标提前完成。比利时弗拉芒语版《今日中国》杂志社总编辑丽娜·登格鲁丹伊森多目睹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她感慨道:“中国绿色发展已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经验值得借鉴”
中国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五年规划,并将全国目标向地区分解落实并实施考核,通过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推进碳市场建设、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南非独立传媒网站转载联合国环境署网站文章说,中国近年来在提高森林覆盖率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绿色发展经验值得借鉴。”文章说,中国在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方面有几十年的科学经验,并乐于和非洲国家分享。这将有力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南非《索韦托人报》也刊文说,中国为非洲国家防治荒漠化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科技援助、联合研发、技术转移、科技示范和人才培训等方式,中国有效帮助非洲国家提升了荒漠化防治能力。
最近,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社论认为,中国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科学家有值得全世界倾听的宝贵经验。文章称,中国有关部门一直在与国内外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规划出一条更绿色的发展前进之路。例如,中国中央及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环保目标并开展试验,还建立监测和及时汇报机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中国还在全国范围内划“生态红线”,建立“生态敏感区”“生态脆弱区”“禁止开发区”等区域,限制人类活动以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政策是全世界最早的相关政策之一,值得世界上其他国家借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中也有积极的生态保护措施,2017年5月发布的《“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正是中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又一例证。文章还称,中国科学家一直是中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的核心所在,他们数十年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国家拯救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态系统提供重要学习机会。
南非《星报》关注中国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切实提高民生福祉。报道说,中国将国土绿化工作和发展经济产业相结合,提高了林地质量和保水护土能力,还帮助当地人民实现增收。“绿了山川,也给民众带来了美好生活,一举两得。”
“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郑重宣布,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路透社报道认为,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作出的承诺,是“多年来最重要的应对气候变化承诺”。法新社援引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气候专家罗杰利的话说,中国的承诺将提振全球气候行动信心。法国《世界报》援引“新气候”研究所创始人、德国气候学家尼克拉斯·赫内的话指出:“在世界气候政策方面,这是至少5年来最重要的宣告。”
世界对于中国实现这一目标信心满满。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近日发表题为《中国森林的碳吸收“被低估”》的报道称,中国植树造林有利碳中和。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人员根据地面和卫星观测情况撰写的分析报告支持这一观点。报告指出,对于中国的碳中和目标,我们“有理由抱有信心”。全球知名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亚太地区副主席加文·汤普森表示,如果世界上有哪个国家能达成如此宏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那就只有中国。
智利《金融日报》报道认为,中国的承诺重燃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希望。世界资源研究所副主席海伦·芒福德指出,中国减排目标在国际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将推动其他国家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方宣布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将成为全球绿色政策的催化剂。”欧盟新闻网站“欧盟动态”报道说。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说,中国将为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注入新的动力,通过“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平台,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汇聚更多力量。西班牙《先锋报》网站报道注意到,发展绿色能源模式是中国新的五年规划的支柱之一。泰国《曼谷邮报》报道则认为,中国将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古巴国际政治研究中心研究员爱德华多·雷加拉多表示,各国需要推动全球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中国的减排承诺和新发展理念,将有力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记者 张红)
上一篇:
草原旅游不是简单的“草原”+“旅游”
下一篇:
《甘肃红古恐龙(省级)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出炉
---全国部委办网站---
中央政府
外交部
国防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计生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资委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统计局
林业局
知识产权局
旅游局
宗教局
参事室
侨办
港澳办
法制办
新华社
中科院
社科院
工程院
发展研究中心
行政学院
地震局
气象局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台办
新闻办
档案局
信访局
粮食局
烟草局
外专局
公务员局
海洋局
测绘地信局
民航局
邮政局
文物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中医药局
外汇局
煤矿安监局
密码局
航天局
原子能机构
国家语委
国务院扶贫办
国务院三峡办
南水北调办
---全省直厅局网站---
中国安徽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计生委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省质监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管局(省接待办)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档案局
省地矿局
省地方志办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省供销社
省社科院
省社科院
省农科院
安徽行政学院
省信访局
省政务服务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国防科工办
省国税局
省气象局
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
省地震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省煤田地质局
省贸促会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
---各市行业主管部门网站---
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
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淮北市园林管理局
宿州市园林管理处
阜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蚌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淮南市园林管理局
滁州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六安市园林管理局
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马鞍山市园林管理处
安庆市园林管理局
池州市城市园林管理局
铜陵市园林管理局
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黄山市园林管理局
---全国行业协会网站---
中国风景园林协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网
中国景观园林绿化协会
中国建设报
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天津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重庆园林行业协会
河北省风景园林学会
山西省风景园林协会
内蒙古
辽宁省风景园林协会
吉林省风景园林协会
黑龙江
江苏
浙江风景园林学会
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
江西省城市园林网
山东省风景园林协会
河南园林网
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
湖南省园林绿化协会
广东省风景园林协会
广西花卉协会
海南省风景园林协会
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
贵州
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
西藏
陕西省风景园林协会
甘肃
宁夏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青海
新疆园林网
香港
澳门
台湾
---会员单位网站---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开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中徽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合肥绿叶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合肥九狮园林建设公司
安徽新宇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新安古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鑫苗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省东吴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安徽构美生态景观有限公司
安徽省盛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广艺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朗汀园林绿化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万利生态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安徽潜川森鑫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合肥佳洲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合肥市蜀山绿地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安徽海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格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华兴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蓝斯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安徽花之都园林环境开发有限公司
合肥市紫蓬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新安景观园林有限公司
合肥银河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昌盛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港湾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中苏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市荣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合肥鸿堃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省广阔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市盛宝隆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合肥景观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安兴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宜和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三普机械有限公司
安徽地道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安徽星绿木屋木结构有限公司
安徽腾飞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大玮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诚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萧县炫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灵璧增华山水园艺中心
蚌埠芦山文化陵园
蚌埠市龙湖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经典景观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淮南市淮尚园林园艺养护有限公司
安徽春景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滁州市明德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安徽省淮滨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奥申园林有限公司
安徽九绿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万顺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金龙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奥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林海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
马鞍山力生生态集团有限公司
马鞍山市汇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芜湖红花山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芜湖绿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芜湖新达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学友建设有限公司
芜湖祥宽花木有限公司
安徽省龙川绿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宁国市诚信园林有限公司
安徽新时尚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恩龙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新城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铜陵市百通生态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铜陵恒昶实业有限公司
铜陵市振华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瀚青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潜山县思信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宿松县西南花木公司
安徽省双龙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黄山市园林协会
福建省惠安嘉泰石业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皖ICP备16003017号-1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