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5日星期六农历乙巳年(蛇)八月初十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首页
走进协会
协会简介
会长致辞
组织机构
协会章程
会费管理
入会指南
大事记
协会动态
新闻发布
近期活动
教育培训
电子期刊
会议博览
行业资讯
业内快讯
国内讯息
省内聚焦
会员专区
会员动态
企业资质
会员风采
品牌展示
行业招聘
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法规
地方政策法规
相关政策法规
行业资源
人力资源信息
苗木供需信息
花卉、草坪供需信息
附属资材供需信息
行业规范
自律建设
服务窗口
业务交流
环球博览
徽派园林
世界园艺
风景旅游
园林论坛
理论研究
科普科技
专家视野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快讯
甘肃: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0日 ‖ 查看1337次 ‖
这几年,定西的春天已经基本没有沙尘暴了。”赵怀礼说。
赵怀礼是定西市安定区人,20多年来一直从事水土保持工作。他告诉记者,以前定西,是“春天一起风,漫天沙尘,风不停沙尘不止。夏天一遇上暴雨,山沟路面泥流滚滚”。
定西的生态变迁,是黄河甘肃段生态变化的一个缩影。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曾殷殷嘱托,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确立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甘肃作为黄河上游省份,以“哪怕是牺牲一些GDP,只要能把黄河保护好治理好,就是对国家和民族最大的贡献”的担当,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政治任务和底线任务来抓。
抢救“黄河蓄水池”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甘南,他强调:“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
工程
,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甘南是黄河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以占黄河流域4%的面积,每年向黄河补水65.9亿立方米,占到黄河总径流量的11.4%。
“甘南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气候寒冷湿润,泥炭沼泽广泛发育,沼泽植被生长良好,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是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保护甘南湿地,对于我国北方生物多样性保育意义重大。
但甘南的生态环境状况一度并不乐观。2006年,被誉为“黄河蓄水池”的玛曲县境内28条黄河支流,已有11条干涸,还有不少变为季节河。时任甘肃省环保局副局长的张政民撰文呼吁“抢救性保护甘南重要生态功能势在必行”。
保护工作即刻展开。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复了总投资44.5亿元的《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06—2020年)》。游牧民定居工程、牛羊育肥小区、草原鼠害治理、沙化草原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项目陆续启动实施。
2010年,国务院颁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列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区域。次年,甘南州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生态立州”的发展战略和建设“生态甘南”的发展目标,以国家级项目为依托,大规模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荒山造林、退牧还草、生态移民等措施,甘南州的生态环境逐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黄河玛曲段河岸多为天然陡坎,土质岸坡稳定性较差,在水流冲刷和风浪淘蚀下,沿岸草场出现坍塌。
“草场坍塌后,粉细砂裸露在外,冬天刮风,带起沙子,导致草原进一步沙化。”曾担任黄河干流玛曲段防洪工程项目负责人的仁增告诉记者,因为草原面积缩小了,但是人口和畜养的牛羊在增加,草场坍塌和水土流失还进一步加剧了草畜矛盾。
保护草原,就是保护牧民的“耕地”。2015年,投资3.57亿元的黄河干流玛曲段防洪工程开工建设,2019年5月底,工程全面完工。
“现在冬天基本不存在风沙漫天的现象了,草畜矛盾也得到有效缓解。”仁增说,但这并不是结束,未治理河岸段面草场坍塌仍然非常严重,经初步勘察,还有167.5公里左右河岸急需治理。
目前,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一期工程已经收尾,成效初显——
全州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到96.78%;2000年至2018年,全州森林覆盖率提高4.53个百分点,达到24.38%;曾经历三次干涸的尕海湿地重现碧波浩渺的风姿;黑颈鹤等濒危野生动物在数量上有了较大提高。
甘肃省发改委地区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二期规划(2021—2035年)》项目已安排前期经费,正在抓紧推进前期工作。
雕刻山川,蓄水保土
“黄河斗水,泥居其七。”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
定西、平凉、庆阳所在的陇中陇东地区,位于渭河、泾河上游,植被少,土质疏松,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核心区,一遇暴雨,泾河、渭河等黄河支流便挟带大量泥沙进入干流,并对下游区域造成威胁。
甘肃省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靳峰说:“针对自然原因导致的水土流失,政府主要依托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展开治理工作。”
“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斗,煮了一锅。”这句顺口溜,过去在定西民间广为流传,是当地脆弱生态制约农业发展的真实写照。定西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5.3%,占甘肃省年入黄泥沙总量的17.4%。
1983年,定西的安定、陇西、通渭、临洮四县区被国务院列入“三西”(甘肃省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地区)建设重点治理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步入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发展时期。
小流域综合治理,采取的是“山顶造林戴帽子、山坡种草披褂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下建棚围裙子、沟底打坝穿靴子”的治理模式,即山顶山坡种树种草,山间修梯田,山下发展设施农业,山底构筑淤地坝拦泥蓄水。这种治理方式实现了小水不出地,大水不出沟,让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三保田”。
截至2019年底,定西市累计兴修梯田724万亩,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9875平方公里,治理率达59%。
同样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位于陇东的庆阳市有着与定西市截然不同的地貌。塬,是黄土高原的一种特殊地貌,四边陡,顶上平。庆阳市董志塬区是黄土高原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塬。以董志塬为代表的,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大塬,庆阳市有37条。然而,曾经南北长110多公里,东西平均宽约50公里的董志塬,在洪水的作用下逐年萎缩,最窄处两个沟头相距仅剩50米左右,随时都有“腰斩”的风险。严重的水土流失,直接威胁到塬面27所学校、5384户农户的安全。
“2015年,庆阳市委、市政府安排市县两级财政筹集资金对抢救性沟道开展先期治理。2017年开始,国家启动了黄土高原塬面保护项目。”庆阳市水土保持管理局副局长卢东平全程参与了固沟保塬工程,他见证了家乡巨变。“近十几年来,从国家层面到基层政府再到普通百姓,大家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了。”
庆阳市固沟保塬工程采取“塬面径流调控、沟头沟岸加固防护、坡面植被恢复、沟道水沙集蓄”四道防线治理模式。目前,庆阳市累计完成董志塬北胡同沟、清水沟等33条抢救性沟头沟道的综合治理,完成治理保护塬面面积1175平方公里,实现了“塬水不下沟或有序下沟,沟头不前进、沟岸不扩张、沟床不下切”的治理目标。项目治理区植被葱郁,沟头延伸、塬面萎缩态势得到控制。
“庆阳市的森林覆盖率由1993年的11.3%提高到现在的25.83%。近十年降雨显著增加,平均年增加100毫米左右,增幅达20%~25%。”卢东平说,这些都是生态环境向好的证明。
截至2019年年底,甘肃省黄河流域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7万平方公里,流域内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61.34%。
万名河长守护母亲河
黑河清,汭河美。在当地居民看来,西北小城崇信也有不输水乡的风姿。
平凉市崇信县境内有汭河、黑河、达溪河三条泾河的支流,2006年以来,汭河流域陆续筑起4座橡胶坝、10道
景观
溢流堰。新增的75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如一弯摇篮围绕着崇信县城,让崇信的气候更加湿润,吸引黑鹳、红尾水鸲、黑脸琵鹭等频频造访。
近年来,崇信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落实河(湖)长制,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
“今年6月底,我们暗访发现有一家砂厂在偷排污废水,还把未经处理的淤泥直接堆积在河滩地里。”崇信县县长、县级总河长杨聪对记者说,“县里在第一时间下达了行政执法通知书,责令该厂停产整顿,并罚款2万元。”
崇信县组建了110人的巡河护河员队伍每日巡河,并要求县级河长一季度一巡河,乡镇河长一月一巡河,村级河长一周一巡河;建立完善“河(湖)长+警长”、联席会议等制度,定期听取河长制落实情况,做到第一时间掌握情况,第一时间整改问题。
崇信的行动展现出甘肃各地落实河长制的不懈努力。甘肃省建立了省委书记、省长担任总河长的“双河长”制和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体系,全省22956名河长通过巡河调研、暗访督查、现场办公、签发河长令、召开河长会等方式,协调解决河湖突出问题。
甘肃省各地区结合实际,创新管护模式,推行“河长制+精准扶贫”“河长制+全域无垃圾”“河长+警长”等工作体系,推动河湖长制向纵深发展。兰州严格实施河洪道治理反馈机制,要求涉及河洪道治理的问题,在1个工作日内由巡查员接收并上报,2个工作日内由相应社区牵头进行办理,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治并反馈。古浪县探索推行“政府主导、国企运营”“企业+贫困户”的河道采砂管理模式,统筹管理砂石资源,确保采砂规范有序,鼓励建档立卡贫困户采砂,助力脱贫攻坚。张掖市推行“河长+无人机”模式,消除了监管盲区,提高了巡河效率。
甘肃省生态环保督察专员蔡桂星介绍,黄河干流甘肃段水质呈现稳定向好的趋势,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由2011年的87.5%上升到2016年的100%,并且近4年持续保持100%。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记者 宋喜群 王冰雅)
上一篇:
成都2024世园会主会场规划亮相
下一篇:
安徽浙江两国有林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全国部委办网站---
中央政府
外交部
国防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计生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资委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统计局
林业局
知识产权局
旅游局
宗教局
参事室
侨办
港澳办
法制办
新华社
中科院
社科院
工程院
发展研究中心
行政学院
地震局
气象局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台办
新闻办
档案局
信访局
粮食局
烟草局
外专局
公务员局
海洋局
测绘地信局
民航局
邮政局
文物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中医药局
外汇局
煤矿安监局
密码局
航天局
原子能机构
国家语委
国务院扶贫办
国务院三峡办
南水北调办
---全省直厅局网站---
中国安徽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计生委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省质监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管局(省接待办)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档案局
省地矿局
省地方志办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省供销社
省社科院
省社科院
省农科院
安徽行政学院
省信访局
省政务服务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国防科工办
省国税局
省气象局
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
省地震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省煤田地质局
省贸促会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
---各市行业主管部门网站---
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
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淮北市园林管理局
宿州市园林管理处
阜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蚌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淮南市园林管理局
滁州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六安市园林管理局
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马鞍山市园林管理处
安庆市园林管理局
池州市城市园林管理局
铜陵市园林管理局
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黄山市园林管理局
---全国行业协会网站---
中国风景园林协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网
中国景观园林绿化协会
中国建设报
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天津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重庆园林行业协会
河北省风景园林学会
山西省风景园林协会
内蒙古
辽宁省风景园林协会
吉林省风景园林协会
黑龙江
江苏
浙江风景园林学会
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
江西省城市园林网
山东省风景园林协会
河南园林网
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
湖南省园林绿化协会
广东省风景园林协会
广西花卉协会
海南省风景园林协会
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
贵州
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
西藏
陕西省风景园林协会
甘肃
宁夏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青海
新疆园林网
香港
澳门
台湾
---会员单位网站---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开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中徽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合肥绿叶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合肥九狮园林建设公司
安徽新宇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新安古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鑫苗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省东吴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安徽构美生态景观有限公司
安徽省盛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广艺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朗汀园林绿化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万利生态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安徽潜川森鑫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合肥佳洲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合肥市蜀山绿地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安徽海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格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华兴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蓝斯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安徽花之都园林环境开发有限公司
合肥市紫蓬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新安景观园林有限公司
合肥银河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昌盛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港湾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中苏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市荣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合肥鸿堃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省广阔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市盛宝隆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合肥景观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安兴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宜和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三普机械有限公司
安徽地道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安徽星绿木屋木结构有限公司
安徽腾飞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大玮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诚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萧县炫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灵璧增华山水园艺中心
蚌埠芦山文化陵园
蚌埠市龙湖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经典景观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淮南市淮尚园林园艺养护有限公司
安徽春景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滁州市明德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安徽省淮滨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奥申园林有限公司
安徽九绿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万顺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金龙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奥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林海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
马鞍山力生生态集团有限公司
马鞍山市汇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芜湖红花山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芜湖绿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芜湖新达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学友建设有限公司
芜湖祥宽花木有限公司
安徽省龙川绿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宁国市诚信园林有限公司
安徽新时尚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恩龙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新城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铜陵市百通生态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铜陵恒昶实业有限公司
铜陵市振华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瀚青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潜山县思信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宿松县西南花木公司
安徽省双龙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黄山市园林协会
福建省惠安嘉泰石业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皖ICP备16003017号-1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