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5日星期六农历乙巳年(蛇)八月初十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快讯
    杭州打造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20年9月3日  ‖  查看1205次  ‖  

    杭州打造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

    浙江余杭北苕溪 杭州市林业水利局供图

      杭州是湿地之城,不仅有西湖、西溪,钱塘江、杭州湾,还有众多的河湖、绵长的海岸。

      全市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五大类21种类型。2005年调查数据显示,杭州有8公顷以上的湿地面积14万公顷(不含水稻田),占市域总面积的8.4%,基本形成了 “三江”(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七湖”(西湖、千岛湖、青山湖、南湖、湘湖、白马湖、三白潭)、“一河”(运河)、“一溪”(西溪)的湿地保护格局。

      杭州现有湿地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湿地名录2个,列入省级重要湿地名录5个;建立湿地公园4个,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1个、省级湿地公园3个。

      大小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全市共有湿地维管束植物近3000种,湿地陆生野生动物506种、水生野生动物27种。

      凭借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优势,今年6月,杭州提出,打造闻名世界、引领时代、最忆江南的“湿地水城”。

      杭州湿地保护规划专家研讨会日前在浙江杭州召开。湿地专家为杭州湿地保护与“湿地水城”建设贡献智慧、建言献策。

      “湿地水城”建设具体包括:推动西湖西溪一体化保护提升,联动实施西湖全域综合提升和西溪原生态保护提升;深入推进大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全面推进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率先探索新时代特大城市湖泊保护的实践范例;全面提升“三江两岸”生态人文景观,打造钱塘江诗路,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启动建设湘湖和三江汇流未来城市实践区;打造湿地公园群落,把保护利用湿地和美丽城乡建设结合起来,打造更多人民群众共享美好生活的绿色空间。

      湿地是地球之“肾”,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等功能。

      河海大学教授崔广柏建议,在“湿地水城”建设中,要充分尊重自然,特别要注意湿地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浙江省水利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级高工朱法君建议,湿地保护与建设不能只满足人的需求,比如路面硬化、照明雪亮等,还要照顾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与栖息,给野生动植物留足生存空间。

      浙江省林业局副局长王章明建议,“湿地水城”建设要找准定位,实施规划引领,杭州城区水文化遗址要做到能保尽保、能修尽修。

      杭州市此前组建了林水局,把林业和水利集中在一个行政管理部门,从山到水、从林到湖,整体高效管理湿地资源。

      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研究员建议,尽快摸清杭州湿地资源家底,按照国际标准和相关规范,建立科学的湿地保护体系,加强立法和组织保障,“湿地水城”建设要特别强调公众参与。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吴明建议,整合现有湿地管理资源,构建湿地科研大平台,共享相关数据,把湿地研究与管理建立在真实的数据基础上。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夏学民建议,“湿地水城”应该与大海大湖大江大河等主流水系明显区分,做到“小而慧”,提升湿地保护管理系统的科技含量,即打造“智慧湿地”。

      同时,“湿地水城”建设应体现惠民原则。南京大学教授王中生建议,开发建设小微湿地,发展“湿地+农业”“湿地+旅游”等湿地经济,把湿地的生态效益转化为发展机遇。王章明建议,从政府层面建立健全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施惠于民。

                  
    上一篇: 园林上市企业上半年业绩触底反弹
    下一篇: 贵州绿博园:打造“盛世百园新画卷”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