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7日星期一农历乙巳年(蛇)八月十二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首页
走进协会
协会简介
会长致辞
组织机构
协会章程
会费管理
入会指南
大事记
协会动态
新闻发布
近期活动
教育培训
电子期刊
会议博览
行业资讯
业内快讯
国内讯息
省内聚焦
会员专区
会员动态
企业资质
会员风采
品牌展示
行业招聘
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法规
地方政策法规
相关政策法规
行业资源
人力资源信息
苗木供需信息
花卉、草坪供需信息
附属资材供需信息
行业规范
自律建设
服务窗口
业务交流
环球博览
徽派园林
世界园艺
风景旅游
园林论坛
理论研究
科普科技
专家视野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快讯
贵州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20年6月28日 ‖ 查看1182次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重磅出台,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生态保护是西部开发的底色,也是贵州的发展底色。
把生态保护放到重要位置,贵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加快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筑牢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
穿行贵州,从磅礴的乌蒙山到奔流的赤水河,从风景秀美的万峰林到波光粼粼的小七孔……天蓝、山绿、水清,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画卷生动铺展。
久久为功 以绿为底
贵州的绿色生态家底,既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有久久为功的保护。
大方县大山乡光华村老支书罗光贤,2014年有了“河长”头衔。流过家门口的赤水河支流格里河,过去开矿、炸鱼、滥用农药,被污染得令人心惊。他邀约沿河20多个村支书当上了民间“河长”,制定村规民约,人人扛起管和治的责任。
在“河长”们严格监管下,格里河变清亮了,水质明显好转。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乡,发展果蔬种植和鱼塘养鱼。
2009年以来,我省8大流域推行河长制。2017年,全省铺开河长制。
省委、省政府将河长制作为“一把手”
工程
,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将其作为助推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和大生态战略行动的需要,写入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实施方案》。
横向到边,实现河道、湖泊、水库等各类流域河长制全覆盖。纵向到底,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确保省、市、县、乡管理的河道及农村众多小河道,每一条都有河长负责。
全国率先建立起从省到村的五级河长制,首创从省到乡四级“双总河长”,独创省级领导人人当河长,目前全省4697条河流设河长22755名。
河长制,是贵州所做的生态建设探索之一。坚持绿色富省、绿色惠民,贵州历届省委、省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2019年,全省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8.3%,森林覆盖率58.5%,地表水水质状况总体优良。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居全国第一。完成营造林520万亩,治理石漠化100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2720平方公里。
改革创新 先行先试
乌江34号泉眼、清水江支流重安江发财洞泉眼、洋水河、瓮安河、息烽河、重安江、马岭河……这些是贵州人耳熟能详的河流名字,也是全省大力整治流域水污染问题的重点流域。
通过重拳整治,乌江34号泉眼演绎了一场涤荡还清的涅槃;通过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瓮安河干流岩根河—杜仲河水质变好。一个个“还水清如许”的污染治理故事,是贵州狠抓环境治理的现实写照。
2016年,中央批准贵州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支持贵州开展绿色发展制度等八项创新试验,给予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贵州重大政策支持和构筑生态文明制度“四梁八柱”的“
施工
图”。省委、省政府紧扣“多彩贵州公园省”的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总目标,聚焦制度改革主线,推动工作取得成效。
“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贵州实施10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实现多个全国“率先”。作为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贵州正以制度利器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在绿色屏障建设方面,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建立长江经济带首个跨省域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全流域取缔网箱养鱼。
在生态评价考核方面,率先出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试点。
在生态产业发展方面,率先开展生态旅游资源大普查和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
在司法保障方面,率先出台生态文明促进条例,将河长制纳入水资源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率先设置环保法庭并推动公检法配套的环境资源专门机构全覆盖,实施生态司法修复并挂牌落成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生态检察修复示范基地,发布全国首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确认书,开展由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并发布全国首份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白皮书。
在生态扶贫方面,率先出台生态扶贫专项制度。
生态红利 福泽百姓
石阡县石漠化极为严重,也是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但通过长期保护和修复,2019年该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9.29%。将生态治理与区域发展相结合,该县做足“山、水、茶、城、游”等生态产业文章,有效促进了绿色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在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我省地处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安全屏障和长江经济带范围内,同时是国家三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通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推动生态保护与修复、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
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深入实施“双十工程”,持续推进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净土保卫、固体废物治理、乡村环境整治等标志性战役和污染防治专项行动。
全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优化工作,制定《关于加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并监督实施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制定过渡期规划管理政策。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三年攻坚”。深入实施生态扶贫十大工程。全面推进草海综合治理。实施乌蒙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和“兴地惠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惠及6万多贫困人口。
加快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做强做优,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2%左右。
抓住西部大开发历史新机遇,贵州把“保护”进行到底,持续筑牢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加快建设,不断把生态红利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红利,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记者 王淑宜)
上一篇:
绿色,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底色
下一篇:
广东成立全国首个省级林业生态监测联盟
---全国部委办网站---
中央政府
外交部
国防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监察部
民政部
司法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商务部
文化部
卫生计生委
人民银行
审计署
国资委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工商总局
质检总局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体育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统计局
林业局
知识产权局
旅游局
宗教局
参事室
侨办
港澳办
法制办
新华社
中科院
社科院
工程院
发展研究中心
行政学院
地震局
气象局
银监会
证监会
保监会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台办
新闻办
档案局
信访局
粮食局
烟草局
外专局
公务员局
海洋局
测绘地信局
民航局
邮政局
文物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中医药局
外汇局
煤矿安监局
密码局
航天局
原子能机构
国家语委
国务院扶贫办
国务院三峡办
南水北调办
---全省直厅局网站---
中国安徽
省编办
省发改委
省教育厅
省科技厅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省民委
省公安厅
省民政厅
省司法厅
省财政厅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省国土资源厅
省环境保护厅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省交通运输厅
省农业委员会
省水利厅
省林业厅
省商务厅
省文化厅
省卫生计生委
省审计厅
省外办省侨办
省国资委
省地税局
省体育局
省统计局
省工商局
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省质监局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
省安监局
省旅游局
省粮食局
省管局(省接待办)
省法制办
省金融办
省人防办
省档案局
省地矿局
省地方志办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省供销社
省社科院
省社科院
省农科院
安徽行政学院
省信访局
省政务服务中心
省物价局
省能源局
省国防科工办
省国税局
省气象局
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
省地震局
省烟草专卖局
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
省煤田地质局
省贸促会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
---各市行业主管部门网站---
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
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淮北市园林管理局
宿州市园林管理处
阜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蚌埠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淮南市园林管理局
滁州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六安市园林管理局
芜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马鞍山市园林管理处
安庆市园林管理局
池州市城市园林管理局
铜陵市园林管理局
宣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局
黄山市园林管理局
---全国行业协会网站---
中国风景园林协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网
中国景观园林绿化协会
中国建设报
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天津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重庆园林行业协会
河北省风景园林学会
山西省风景园林协会
内蒙古
辽宁省风景园林协会
吉林省风景园林协会
黑龙江
江苏
浙江风景园林学会
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
江西省城市园林网
山东省风景园林协会
河南园林网
湖北省风景园林学会
湖南省园林绿化协会
广东省风景园林协会
广西花卉协会
海南省风景园林协会
四川省风景园林协会
贵州
云南省园林行业协会
西藏
陕西省风景园林协会
甘肃
宁夏园林绿化行业协会
青海
新疆园林网
香港
澳门
台湾
---会员单位网站---
华艺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开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中徽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合肥绿叶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合肥九狮园林建设公司
安徽新宇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新安古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鑫苗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省东吴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安徽构美生态景观有限公司
安徽省盛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广艺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朗汀园林绿化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万利生态园林景观有限公司
安徽潜川森鑫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合肥佳洲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合肥市蜀山绿地建设综合开发公司
安徽海兴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格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华兴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蓝斯凯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安徽花之都园林环境开发有限公司
合肥市紫蓬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新安景观园林有限公司
合肥银河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昌盛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港湾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中苏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市荣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合肥鸿堃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省广阔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合肥市盛宝隆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合肥景观园林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安兴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宜和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三普机械有限公司
安徽地道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安徽星绿木屋木结构有限公司
安徽腾飞园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大玮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诚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萧县炫彩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灵璧增华山水园艺中心
蚌埠芦山文化陵园
蚌埠市龙湖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经典景观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淮南市淮尚园林园艺养护有限公司
安徽春景园林景观建设有限公司
滁州市明德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安徽省淮滨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奥申园林有限公司
安徽九绿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万顺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安徽金龙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奥林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林海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
马鞍山力生生态集团有限公司
马鞍山市汇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芜湖红花山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芜湖绿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芜湖新达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学友建设有限公司
芜湖祥宽花木有限公司
安徽省龙川绿地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宁国市诚信园林有限公司
安徽新时尚建设有限公司
安徽恩龙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新城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铜陵市百通生态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铜陵恒昶实业有限公司
铜陵市振华园艺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瀚青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潜山县思信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宿松县西南花木公司
安徽省双龙园林绿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黄山市园林协会
福建省惠安嘉泰石业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皖ICP备16003017号-1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