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区双桂田园·万石耕春稻田湿地景观。 冯卓怡摄
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 熊伟摄
小微湿地也具有生态服务功能。 梁平区林业局供图
小微湿地带火了乡村旅游。 梁平区林业局供图
乡村随处可见的小微湿地景观。 梁平区林业局供图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保护湿地的行动中来。然而,在众人将目光聚焦在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利用上时,却忽略了我们身边众多的小微湿地。
小微湿地是指自然界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小型、微型湿地,如小湖、自然水塘、小溪、河湾、沟渠等,乡村小微湿地多以塘田沟渠堰井溪等形态出现,但大多数的小微湿地缺乏有效的监管和保护。
如今,国家已经关注到小微湿地的重要生态服务功能,2018年10月22日,《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审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决议草案,意味着小微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进入了关键时期。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广泛征求意见,加快制定《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规范》国家标准,重庆也加快了先行先试的步伐,在梁平和开州等地进行了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的探索。
小微湿地
与村落完美融合
6月17日,记者来到梁平百里竹海腹心的猎神村,放眼望去,一条小溪贯穿整个村,溪水旁长满了各类花草和树木,不远处,梯型稻田湿地沿着沟谷向远处延伸,水面波光粼粼,长满了各种经济水生蔬菜和水生花卉,让整个村落美丽如画。
作为重庆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探索的示范地之一,猎神村对小微湿地的保护和利用产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在生态保护、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生态产业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猎神村党总支书记陈宗寿说,多年前,为了解决村民的居住问题,政府对村民进行了集中搬迁,在原本农户相对集中的区域,修建了现在的农民新村。
2014年,出于防洪的考虑,当地曾对贯穿新村的小溪进行了整治,并在小溪旁栽种了一些行道树。2018年初,梁平区提出了“全域治水 湿地润城”的全域湿地理念,在乡村,采用“湿地+”模式,推动湿地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脱贫攻坚等深度融合。猎神村这条仅有1米多宽的小溪沟,过去是直立式陡岸的生硬渠道,通过小微湿地理念和技术引领的生态修复,如今已成为生态秀美的乡村溪流。
“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栽种一些花草。”竹山镇一负责人介绍,为了修复这条小溪沟的湿地生境,他们在小溪沿岸栽种了悬垂型植物蔷薇、月季和一些水生植物柔化水岸。沿途的房屋旁,一户户村民自发堆叠的柴禾,就是一个个多孔穴的“昆虫旅馆”,让小溪生态系统的“居民”(各种昆虫和无脊椎动物)都有落脚之处。
除了小溪外,紧邻村落的稻田也被保护了起来,呈现出山地立体小微湿地景观。
“过去,由于很多村民外出务工,这些水田大多闲置起来,不少田块都没有了水。”陈宗寿说,后来,梁平区引入业主打造“梦溪恬园”民宿,这片沟谷稻田也被一并流转保护了起来,稻田中重新蓄满了水,建成了山地梯塘小微湿地,成为猎神村一景。
小微湿地
带火乡村旅游
多年前,在猎神村,村民们就靠挖掘石膏矿和经营竹材为生,对小微湿地的利用则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
“前些年,由于矿山对生态造成了破坏,被政府关停,加上竹产业也发展较慢,所以村民们很多都外出务工了。”陈宗寿说,为了帮助猎神村产业转型,用好百里竹海资源,政府大力推动当地乡村旅游、竹工艺编织、竹产业种植等发展,但起初步履艰难。
转折出现在“梦溪恬园”民宿的进入。陈中明是猎神村人,一直在外闯荡,2017年底,听说家乡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陈中明立即响应号召,回到猎神村,投入2000多万元,打造“梦溪恬园”特色民宿。
陈中明说,他长期在苏州工作,看到了一些农村小微湿地建设的例子,所以,他觉得猎神村有竹海,也有湿地,是一个难得的宝地,打造好了绝对不愁没人来。
就这样,陈中明一方面修建特色民宿,另一方面,将村落后的50亩沟谷稻田流转下来,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其山地立体小微湿地景观,种植了莼菜、慈姑、菱角、空心菜、水芹菜等10多种水生经济作物。
“湿地蓄水后,有山有水有景,立刻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游玩。”陈中明说,他的民宿2018年底开业迎客,但那时,小微湿地还没建成,来的游客还不多。今年端午期间,他的民宿就迎来了一波游客增长的爆发期,大多数游客都是冲着小微湿地美景而来。那几天,他的17个房间最低的400多元/天,但仍然挡不住游客的热情,天天爆满,几乎每天都收入上万元。
小微湿地的建设带动了猎神村竹家乐的发展,让猎神村乡村旅游火了起来。现今,猎神村竹家乐已达到10多家。
陈中明说,猎神村除了乡村旅游步入正轨外,山地小微稻田湿地中栽种的莼菜等经济作物,也有望成为猎神村的特色湿地生态产业。
小微湿地
生态功能凸显
小微湿地数量众多,它们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在开州汉丰湖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中,就可见一斑。
2014年开始,开州区就在环汉丰湖周边进行“湿地五小工程”示范建设,即环汉丰湖建设雨水花园、生物沟、生物洼地、青蛙塘、蜻蜓塘,就是城市小微湿地。此外,开州汉丰湖北岸乌杨坝区域是汉丰湖鸟类最为集中的区域,每年冬季都会有大量的雁鸭类候鸟聚集于此越冬。但此处冬季水位较深,缺少浅滩和岛屿。
“为了给鸟类营造一个栖息、觅食的生境,2016年,我们在乌杨坝区域实施了鸟类生境工程。”开州区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副局长黄亚洲介绍,该工程堆置两个“鸟岛”,在冬季175米水位时,露出水面的面积有1140平方米,他们在岛屿顶部设计了适合雁鸭类生活的浅水塘等小微湿地,并栽植了火棘、桑、乌桕、巴茅等乔灌木和草本。
如今,鸟岛已经成为鸟类的天堂,每年都会有大量的雁鸭类、鸻鹬类候鸟到此休憩觅食、繁殖。
实际上,小微湿地不仅是良好的生物庇护所,其对水质净化、洪水调蓄、气候调节等也具有优势。据相关监测,小微湿地比大型湿地具有更大的水土接触面,可以更有效地去除水体氮磷等营养物质,一份对全球湿地的统计分析报告也发现:10个1公顷的小微湿地比1个10公顷的大湿地具有更好的水质净化效果。
“因此,保护好各类小微湿地,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是目前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重庆市林业局湿地中心负责人陈勇说。目前,重庆已筹集资金,支持在梁平龙溪河等流域进行水环境治理试点,其主要内容就是建设一批农村污水处理厂尾水提升工程,即在污水厂出水口外建设小微湿地公园,利用小微湿地的净化水质功能,进一步清洁污水厂排出的处理污水,让流向龙溪河的水更加清洁、干净,为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贡献小微湿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