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原则,熔传统建筑、文学、书画、雕刻和工艺等艺术于一炉的综合特性,使得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江南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江南园林在造园手法上注重意境的营造,以空间秩序建构内涵丰富的精神场所,使居者“不出城廓,而享山林之美”。南京瞻园,苏州留园、拙政园,无锡寄畅园被称为“江南四大名园”。
近年来,江苏高度重视江南园林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工作方案》,提出着力打造既融合传统又体现时代特征的园林精品,大力实施传统建筑和园林营造技艺传承工程。同时,注重培育匠师队伍,让江苏优秀营造技艺真正活下来、传下来、用起来。
制定政策 做好园林文脉保护工作
江南园林是江南文脉中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是地域文化的精华性浓缩,如何保护和延续是一个重要课题。
2016年,江苏省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对江苏古典园林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13年,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园工作的意见》,要求对“具有历史文化风貌和保护价值的公园应当纳入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或具备文化与自然遗产价值的,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管理”。
在工作中,江苏各地不断加大园林的保护力度,苏州、扬州等城市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园林保护和管理条例》、《公园条例》,促进园林保护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为进一步推进江南园林的修复工作,一些城市还创新管理方法,大力推行公园名录管理制度,苏州市启动了《天堂苏州·百园之城》保护工程,先后公布了4批《园林名录》,共有108座园林被纳入保护体系。无锡、扬州等城市也启动实施了园林名录管理。
坚持传统 找回式微的“匠人精神”
“与西方不同,中国传统建筑在建造时,主要依赖营造工匠依据师传口授的口诀等营造法则和多年练就的精湛技艺完成。因此,中国传统建筑原汁原味保护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掌握传统营造技艺的匠师。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建筑体系的发展,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日渐式微。”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介绍,目前,江苏的国家级和省级古建非遗传承人平均年龄已达65岁,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
为推动江苏优秀传统营造技艺真正活下来、传下来、用起来,2017年,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了《关于实施传统建筑和园林营造技艺传承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按照“延续传统脉络,原真记录与当代传承并重;丰富当代内涵,加强保护与活化应用并重;多力推动发展,行政推动与社会参与并重”的“三个并重”原则,从技、人、物这三个层面来推动园林技艺的当代传承和活化。
《意见》指出,到2020年,江苏传统建筑和园林营造技艺保护工作要在抢救性保护、原真性记录、系统性研究、人才教育培训、匠师队伍建设、传承应用与创新发展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建立一批从事研究、教学和培训的专业基地,优化完善一批制度标准,培养造就一批“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乡土人才;传统建筑和园林、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原真性修复与保护水平明显提升,既有传统文化精神,又具有地域特色的当代建筑和园林精品不断涌现。
初显成效 注重传统营造技艺发扬传承
现如今,江苏在传统建筑和园林营造技艺传承方面已形成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据了解,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下,目前已摄制完成29位设计大师和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代表性传承人的实录资料,根据部分资料编撰完成的《传统营造大师谈Ⅰ》于2018年5月正式出版,《传统营造大师谈Ⅱ》将于2019年正式出版。同时,该厅还组织拍摄了传统营造技艺的教学片《歇山方亭》,组织开展的《江苏传统建筑特色调查和传承研究》、《江苏传统建造技艺调查》两个课题,13个省辖市的研究报告已经全部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系列研究成果。
“为充分利用和整合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实践单位的学术与技术力量,我们以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为主体,成立了智库机构‘江苏传统建筑研究中心’,深入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和决策咨询服务,此外,以‘三网合一’方式搭建的‘江苏古建园林营造数字博物馆’,成为集中展示宣传和互动交流江苏传统营造文化的网络平台。”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乡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崔曙平说。
在打造工匠队伍方面,江苏一方面依托该省乡土人才技能大赛的平台,评选优秀的当代工匠,增加职业美誉度;另一方面,研究制定相关技术培训标准,培育优秀的传统营造技艺队伍。
输出推广 深厚底蕴精湛工艺引发热烈反响
中国园林历史久远,中国传统园林出口始于1978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明轩”,至今已出口园林100余座。
进入新时代,中国园林走向海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此,江苏积极推进江南园林艺术走出去战略,不断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苏州、扬州等市积极向海外和省外拓展,大力促进江南园林出口,推进江南园林文化走出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苏州出口海外的园林有60余座,有落户瑞士世贸组织总部、被称作“中国花园”的瑞苏园;有近2万平方米、海外面积最大的拙政园“仿品”——美国亨廷顿图书馆的流芳园;有位于美国波特兰的兰苏园等,每年约接待游客1800万人次。江南园林在海外以优美的人文艺术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引起巨大反响,并吸引众多当地游客游赏参观,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江苏省设计大师、东南大学教授杜顺宝对江南园林的后续发展充满期待,他表示,“期望江南园林能以长三角地区繁荣的经济为基础,依托温暖、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秉承传统江南的文化个性与气势,以生态理念为指引,区域内的新园林融合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清秀精致、明快大气的新园林风格,着力营造健康、优美舒适的宜居环境,迎来新江南园林文化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