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2日星期五农历乙巳年(蛇)九月廿九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快讯
    云南打造旅游“新生态” 推进旅游转型升级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19年1月23日  ‖  查看1092次  ‖  

    “去云南,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你不会后悔的!”很多到过云南的人都会这样由衷地推介云南。云南旅游资源丰富,是很多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目的地。2018年,云南全省接待游客6.64亿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总收入达到8450亿元,同比增长22%。

    云南省于2016年提出“云南只有一个景区,这个景区叫云南”的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一手抓旅游市场整治,一手抓旅游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越走越快。

    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双赢

    如果说大理是云南旅游的一张名片,那么洱海就是大理的最大招牌。近年来,由于旅游产业的粗放发展等原因,洱海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双廊村是游客欣赏洱海风光的最佳目的地之一,10年前还是一个安静的小渔村。到2017年时,面积0.96平方公里的双廊聚集了585家客栈,每天有近3万人次的游客流量。人口的急剧增加,为当地的旅游环境治理带来了不小压力。

    “旅游业的粗放发展,与保护洱海生态的要求产生了冲突。”大理白族自治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田遇霖说,在这种情况下,旅游产业必须转型升级,坚持生态优先,优化发展布局。

    双廊古镇景区管委会副主任施国东说,从2017年起,景区内所有客栈、餐馆暂停营业了近两年时间,逐步完成建设环湖截污治污设施、退还洱海滩地等一系列保护行动,“在此过程中规范税务、工商等管理,改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景区整体风貌与旅游服务体验明显提升”。

    张联荟在双廊经营着一家客栈,在洱海环境治理中,客栈中观景角度最好的12间客房被恢复为滩地。看着凝聚着自己心血的一砖一瓦被拆除,她心疼得直掉泪,但还是配合治理:“洱海好,我们的生意才能好。”

    冬日里的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美如仙境,“我们将生态旅游示范区域严格控制在湿地公园合理利用区范围内,在此基础上盘活旅游资源。”文山州丘北县副县长袁生能说,要持续推动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实现双赢。

    整治行动擦亮旅游品牌

    2017年4月,云南省制定出台旅游市场秩序整治“22条措施”,通过取消旅游定点购物,禁止不合理低价游,推行新的旅游标准合同,全面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

    “丽江靠旅游吃饭,旅游靠口碑吃饭。”丽江市委书记崔茂虎说。丽江综合施策,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模式,完善旅游监督常态化机制。

    据丽江古城景区管理部经理杨晓青介绍,古城通过大的游客中心、小的咨询服务点,以及每天不少于60人的志愿者队伍等,为游客提供全域覆盖的旅游咨询、投诉处理等服务。

    游客的感受是对市场整治、服务提升工作最直接的检验。来自浙江的王剑秋第一次到丽江旅游,“在古城里吃、住的体验都不错,有什么问题就能找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咨询,非常方便”。

    通过持续整治,云南旅游市场中的不合理低价游等问题正得到有效遏制,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探索管理服务智慧升级

    冬季虽然不是旅游旺季,但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还是聚集了不少游客。在景区的入口处,工作人员不时地向游客推荐安装“游云南”APP。在大理旅游集团市场营销中心副总监张程林看来,手机程序的应用可以满足游客基本的游前、游中、游后需求,“游前了解景点及实时的人流情况,游中获得导览、饮食、厕所等信息,游后遇到问题可以投诉”。“游云南”于2018年10月1日上线,目前日活跃用户已达1.2万人。

    云南各个景区管理和服务也加快“智慧升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常务副局长和丽军介绍,古城去年投入使用了游客流量大数据统计分析平台,能够实现人流量统计、游客驻留分析、游客片区分布监控预警等。“丽江古城客流量最大的一天共接待游客22万人次。”和丽军说,多亏分析平台帮他们科学高效地进行了预警、引导了人流。

    “智慧化景区建设的意义,不仅仅是实现保护管理的数字化,还有景区服务的智能化。”丽江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管理分公司副经理和学光说。去年7月,云南省首个智能急救站在丽江古城四方街投入使用。“只需轻轻刷一下身份证,轮椅、担架等都可以实现24小时免费借用。”他介绍,智能急救站平均每天都有10来个医疗物品被领用,给有需求的游客解了燃眉之急。

                  
    上一篇: 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下一篇: 绘绿色生态画卷 写青山绿水文章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