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3日星期三农历乙巳年(蛇)八月廿八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讯息
    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持续推进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5日  ‖  查看1014次  ‖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其中包括国家公园体系建设。”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欧阳志云3日在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举行的研讨会上说,应根据代表性生态系统、自然景观、珍稀动植物物种分布区规划未来的国家公园。

      当日,中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三江源国家公园“智库”——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第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青海西宁举行,相关专家为中国国家公园体系建设“支招”。

      过去两年,在中国三江源、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相继挂牌后,祁连山和大熊猫两个国家公园管理局10月29日同日揭开面纱。

      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说,区域和全球尺度上环境、资源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而中国人口总量大,生态环境本底脆弱,区域环境保护不平衡性加大,环境污染“旧账新债”叠加,“绿色”发展任务艰巨。

      “自然保护地是人类生存繁衍的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说,“应该提升自然保护地体系在社会中的认知度、共识度,调动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与保护。”

      魏辅文认为,要确保人类生存所需的最低保护地面积,以国家公园建设为主体,建设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覆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尽可能保护更多的生物多样性,使有限的面积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罗鹏说,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需要科学界定保护管理目标,研究保护成效的监测评估方法,科学规范保护管理措施,要科学设计“中国最高水平”的国家公园科普展示与教育产品。

      清华大学教授杨锐建议,应依托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建立中国荒野保护制度及“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法律框架。

                  
    上一篇: 江西省林业局正式揭牌
    下一篇: 《焦作市城市绿化条例》明年将正式实施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