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公众热切期盼。保卫蓝天、碧水、净土,我省全面打响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巢湖综合治理等7场标志性战役,还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到2020年生态总体改善,排污总量大幅减少
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目标,确保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到2035年,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好安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生态环境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意见具体指标以2020年为时间节点,涵盖大气、水、土壤等各个方面。大气环境质量方面,未达标设区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较2015年下降18%以上,设区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水环境质量方面,全省地表水Ⅰ至Ⅲ类水体比例达到74.5%以上,劣V类水体比例控制在0.9%以内,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设区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高于94.6%,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高于91.9%,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
污染物减排方面,全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较2015年减少16%,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较2015年减少10%、14.3%。煤炭消费总量较2015年下降5%左右。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达到15.15%,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大主战场全面发力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三大主战场。
”省环保厅负责人表示。
攻坚战怎么打?我省明确路径。打赢蓝天保卫战,我省编制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等“五控”为抓手,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加强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大力推进散煤治理和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强化国土绿化和扬尘管控,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蓝天幸福感。
打好碧水保卫战,我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做好治理城镇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水源地污染、治理工业污染、治理船舶港口污染等“五治”;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加快修复长江生态系统,保障饮用水安全,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减少污染严重水体和不达标水体;打好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巢湖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在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中,围绕“水更清、岸更绿、产业优”总体目标,扎实开展“七大行动”,立足1公里、5公里、15公里“三道防线”,全面推进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加强长江保护修复。
推进净土保卫战,我省将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突出重点区域、行业和污染物,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严格管控重度污染耕地,严禁在重度污染耕地种植食用农产品,建立污染地块联动监管机制;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到2020年,实现所有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全覆盖,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合肥市和铜陵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深入开展长江(安徽)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活动,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
“三大保卫战中,七场标志性重大战役全面打响。
”省环保厅负责人表示,我省重点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巢湖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实施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为攻坚战“护航”
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为攻坚战“护航”,实施意见明确,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坚决落实各项决策部署,每年定期向省委、省政府报告落实情况。
当前,新一轮省环境保护督察正在开展。今年我省分两批对8个市开展环保督察,其中第一批已进驻,分别督察合肥、亳州、马鞍山、安庆市。环保督察既查事又查人,显现扫除环境“顽疾”的威力。实施意见明确,完善环保督察机制,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专项督察。
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省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强化考核问责,对责任没有落实、推诿扯皮、没有完成工作任务的,依纪依法严格问责,终身追责;改革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和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补偿机制、经济政策体系、法治体系、能力保障体系、社会行动体系等;逐步建立常态化、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资金投入向污染防治攻坚战倾斜,投入同攻坚任务相匹配。
“实施意见出台,充分表明省委省政府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坚强决心。
”省环保厅负责人表示,将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贯彻全国及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决落实实施意见要求,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坚,打好7场标志性重大战役,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开创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新局面。
·延伸阅读·
蓝天保卫战的四个重点
防控大气污染,我省突出“四个重点”,即重点防控污染因子是PM2.5,重点区域包括16个省辖市全境,重点时段是秋冬季,重点行业和领域是钢铁、火电、建材等行业以及“散乱污”企业、散煤、柴油货车、扬尘治理等。
省环保厅负责人表示,我省将调整“四个结构”。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减少过剩和落后产能,推进产业绿色发展;二是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消费,加强散煤治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调整运输结构,加快车船结构和油品质量,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四是调整用地结构,加强露天矿山与扬尘综合整治,推进面源污染治理。坚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体现差别化,体现奖优罚劣,避免影响群众生活,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开展“四个专项”,即“秋冬季攻坚、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工业炉窑治理、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四个专项行动。强化“四项支撑”,就是要强化环保执法督察、区域联防联控、科技创新和宣传引导。实现“四个明显”,就是要进一步明显降低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五大工程治理黑臭水体
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是打好碧水保卫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得到消除。经前期各地排查确认,我省设区市建成区共有黑臭水体225个,经两年多治理,到今年底要累计治理完成180个黑臭水体。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实施五大工程,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一是实施控源截污工程,包括专项整治入河排污口,实施截污纳管,强化工业企业水污染防治等。二是实施内源治理工程,包括及时疏浚清淤河道,消除底泥污染,加强水体及其岸线生活垃圾治理等。三是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包括持续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补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推进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全面推进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及长江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四是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包括采用水生植物等技术进行水生态修复、营造多样性的生物生存环境,增加区域水体流动性,陆域绿线范围内园林绿化提升等。五是实施补水活水工程,包括利用城市再生水、雨洪水等作为城市水体的补充水源,实施生态补水,构建水循环体系等。
斩断柴油货车“黑尾巴”
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是污染防治七场标志性重大战役之一。被列入重大战役,其原因在于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贡献中,柴油货车占了大头。
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营运柴油货车共有60.85万辆,保有量超过5万辆的城市共有5个,分别是阜阳、合肥、亳州、蚌埠、宿州。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我省从优化货运车辆结构、打击非法改装货运车辆、强化超限超载治理、加强危险货物运输监管等方面进行。
我省鼓励货运物流企业积极参与甩挂运输、多式联运等试点,推广应用先进货运车型。同时,限制淘汰老旧车辆使用,全面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准入制度,对未取得环保标志的或未经综合性能检测的车辆,不予核发《道路运输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查处一批非法改装道路货运车辆,整顿一批擅自改装车辆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取缔一批提供非法改装的企业或场所;组织危险货物运输专项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通报,不符合条件的一律整改,直至达标,形成隐患整改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