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3日星期日农历乙巳年(蛇)九月初十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页
  • 走进协会
  • 协会动态
  • 行业资讯
  • 会员专区
  • 政策法规
  • 行业资源
  • 行业规范
  • 环球博览
  • 园林论坛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国内讯息
    雄安:用苗木“身份证”确保造林质量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审核人员:admin  ‖  审批人员:admin  ‖  发布时间:2018年4月2日  ‖  查看998次  ‖  

    日前,雄安10万亩苗景兼用造林工程启动,今年将分春秋两季完成。这是雄安新区建设森林城市,实现新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先行启动了一批带动性强、利于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与其他城市有所不同,新区建设从植树造林开始。去年秋冬,雄安新区已完成万亩“千年秀林”工程,植树26万棵。根据工作方案,今年雄安新区的10万亩造林工程,将着力打造异龄、复层、混交的近自然“千年秀林”。

    “我们对每棵树的选取都有严格要求,且每棵树都是在苗圃选材时就登记了二维码,扫描后能详细了解到苗木的来源、树种、规格、产地等情况。”雄安集团生态部工作人员介绍,这种通过大数据管理的方式,可以为每棵树建立数据“身份证”和全生命周期的管控,确保森林质量。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弄虚作假,移栽非苗圃树。

    3月12日植树节,在雄安新区设立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纪念林”地块,技术人员向志愿者们展示了苗木的树种、位置、土球尺寸、苗木胸径等信息录入“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的过程。通过扫描树木“身份证”上的二维码信息,志愿者们记下了自己栽植并认领的苗木信息,未来这些志愿者会一直参与到它们的长期义务维护管养中来。

    雄安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将尊重生态建设规律,创新植树造林模式,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作用,让人民群众在植树造林中有充分获得感。今年启动的10万亩苗景兼用造林工程,将参照去年9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经验,采取合作造林的方式,调动群众参与新区植树造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使本地群众获得稳定就业和长期收益。  

                  
    上一篇: 国内“赏花经济”开发尚不足
    下一篇: 全国首个海绵城市创新基地即将竣工
     
    主办单位:安徽省风景园林行业协会
     
    地址:合肥市滨湖新区高速中央广场A座1203室 联系电话:0551-65606058 QQ:2897565681 邮箱:ahfjyl@126.com(投稿)
         
    | Copyright Right©2008-2014 Ningzhi.Net Powered | By:Nzcms v4.8.11 | 2904 |